邵長蘅
對床通夕話,官舍一燈紅。
十年存歿淚,并入雨聲中。
“對床夜雨”是唐宋以來文人詩歌中的“熱門”題材之一。邵長蘅這首詩,獨以渾脫流利、蒼涼入古取勝,博得了讀者的青睞。
作者途經津門(天津的別稱),住在老朋友的官舍(衙門)里。故友重逢,闊別多年,便情不自禁地“話”起“舊”來。人世滄桑,個人遭際,千言萬語,欲罷不能。坐談嫌不足,干脆躺在床鋪上,對臥而談。“通夕”,即通宵,從對談時間之長反映出兩位朋友情誼之深。“對床”重在表現關系之親切;“通夕”意在寫出談話的融洽。“一燈紅”似在寫室內的景物,其實在借景顯情。傾心相談,樂而不疲,談話就如那燈火一樣紅火,一個“紅”字就透露出老朋友相聚時侃侃而談的那種不可言傳的喜悅。這兩句只用十個字,就可見出詩人的體驗是何等深切。
第三句承接前兩后,點明“話舊”的時間范圍以及主要內容。“十年”,寫闊別時間之長,談話內容之多;“存歿”,概括這兩位朋友對活著和死了的許多朋友的無限感念。著一“淚”字,更加顯示出這場談話由喜入悲的感情傾向。令人想見這兩位朋友談著談著便溘然淚下的動人情景。既表現了詩人對故友的真情摯意,又使詩富有形象的生動性。“并入”有合入、化入的的意思。其時雨聲淅瀝,淚既為雨,雨亦似淚,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使“話舊”的悲凄情調愈顯得慘然而悠悠不盡。
前人寫“對床夜雨”,多用以表達朋友相聚傾談之樂。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蘇軾《送劉寺丞赴余姚》:“中和堂后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都把“對床聽雨”當作賞心樂事的意趣來寫。而這首詩的著眼點不在這里,而在表現一別十年,世事紛紜,友朋“存歿”變化的那種人生感慨,這也是這首詩更能打動人心的一個奧秘所在。
上一篇:王士禛《真州絕句 (其三)》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王又旦《太史公祠隔河望孤山》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