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幽蘭之芳草,稟天地之純精,抱青紫之奇色,挺龍虎之嘉名〔2〕。不起林而獨秀,必固本而叢生。爾乃豐茸十步,綿連九畹〔3〕,莖受露而將低,香從風而自遠。當此之時,叢蘭正滋,美庭幃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4〕。楚襄王蘭臺之宮,零落無叢〔5〕;漢武帝猗蘭之殿,荒涼幾變〔6〕。聞昔日之芳菲,恨今人之不見〔7〕。
至若桃花水上,佩蘭若而續(xù)魂〔8〕;竹箭山陰,坐蘭亭而開宴〔9〕。江南則蘭澤為洲,東海則蘭陵為縣〔10〕。隰有蘭兮蘭有枝,贈遠別兮交新知;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及夫東山月出,西軒日晚;授燕女于春闈,降陳王于秋坂〔11〕。乃有送客金谷,林塘坐曛〔12〕;鶴琴未罷,龍劍將分〔13〕。蘭缸熠耀,蘭麝氛氳〔14〕,舞袖回雪,歌聲遏云〔15〕。度清夜之未央,酌蘭英以奉君。
若夫靈均放逐,離群散侶〔16〕,亂鄢郢之南都,下瀟湘之北渚〔17〕。步遲遲而適越,心郁郁而懷楚〔18〕,徒眷戀于君王,斂精神于帝女〔19〕。汀洲兮極目,芳菲兮襲予〔20〕。思公子兮不言,結芳蘭兮延佇〔21〕。借如君章有德,能神感靈,懸車舊館,請老山庭〔22〕。白露下而警鶴,秋風高而亂螢,循階除而下望,見秋蘭之青青〔23〕。
重曰:若有人兮山之阿,紉秋蘭兮歲月多。思握之兮猶未得,空珮之兮欲如何。乃抽琴操,為幽蘭之歌〔24〕。歌曰:幽蘭生矣,于彼朝陽。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美人愁思兮,采芙蓉于南浦〔25〕;公子忘憂兮,樹萱草于北堂〔26〕。雖處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趙元淑聞而嘆曰〔27〕:昔聞蘭葉據(jù)龍圖,復道蘭林引鳳雛〔28〕。鴻歸燕去紫莖歇,露往霜來綠葉枯〔29〕。悲秋風之一敗,與蒿草而為芻。
【注 釋】
〔1〕幽蘭:蘭花。俗稱草蘭。屈原《離騷》:“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2〕嘉名:美名。屈原《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3〕十步:一步之十倍。《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九畹: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注:“十二畝曰畹,或謂田之長為畹。”
〔4〕庭幃:張于庭院的布幔。李《寒山詩》:“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幃。” 南陔:古時笙詩篇名。《詩經·小序》:“南陔,孝子相戒以養(yǎng)也……其有義而亡其辭。”
〔5〕楚襄王:即楚頃襄王。戰(zhàn)國楚王,懷王之子,名橫。立七年,迎婦于秦。秦楚復平,各自稱為帝,月余復歸帝為王。既與齊韓聯(lián)合伐秦,因欲圖周,計輟不行,后為秦所敗質太子于秦,在位三十六年。
〔6〕蘭臺之宮殿:楚王宮殿名。《文選》宋玉《風賦》:楚襄王游于蘭臺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颯然而至,楚王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
〔7〕漢武帝:劉徹,(前140~前87年)在位。 猗蘭殿:《洞冥記》:漢武帝未誕時,景帝夢一赤彘從云中直下,入芳蘭閣,帝乃改芳蘭閣為芳蘭殿。
〔8〕蘭若:香草。即蘭草與杜若。
〔9〕山陰:縣名。 蘭亭:亭名。在浙江省紹興縣西南。《水經注·浙江水》注:湖口有亭曰蘭亭,亦曰蘭上里。太守王羲之、謝安兄弟,數(shù)往造焉。吳郡太守謝勗封蘭亭侯,蓋取此以為封號。
〔10〕蘭澤:草蘭生植之澤。枚乘《七發(fā)》:“游涉乎云林,周馳乎蘭澤。” 蘭陵:晉僑置。故城在江蘇省武進縣西。《讀史方輿紀要》:蘭陵城府西北六十里,晉大興初始為南陵郡及蘭陵縣于武進界內。
〔11〕燕女:謂燕地之女,古詩有燕趙多佳人,因謂燕女以代美人。梁昭明太子《博山香爐賦》:“齊姬合歡而流眄,燕女巧笑而娥揚。” 陳王:未詳。 秋坂:秋日之坂坡。喬彝《幽蘭賦》:“芊眠茂苑,靡迤秋坂。”
〔12〕金谷:也稱金谷澗。在河南洛陽市西北。有水流經此,謂之金谷水。晉太康中石崇筑園于此,即世傳之金谷園。南朝梁何進《水部集》《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詩》:“金谷賓游盛,青門冠蓋多。” 林塘:林中之池塘。劉孝綽《侍宴餞庾于陵應詔詩》:“是日青春獻,林塘多秀色。”
〔13〕龍劍:郭璞《蚍蜉賦》:“虎賁比而不懾,龍劍揮而不恐。”
〔14〕蘭缸:蘭膏所燃之燈。 蘭麝:蘭與麝香,皆高貴香料。《晉書·石崇傳》:“崇婢妾數(shù)十人,蘭麝,被羅縠。” 蘭英:蘭花。 氛氳:盛貌。謝惠連《雪賦》:“霰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
〔15〕回雪:喻舞態(tài),謂如雪之因風而回翔。曹植《洛神賦》:“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16〕靈均:屈原字靈均。楚懷王時任左徒、三閭大夫,主張聯(lián)齊抗秦。后遭靳尚等人誣陷,被放逐,作《離騷》。
〔17〕鄢郢:戰(zhàn)國楚之國都。《史記·禮書》:“汝郢以為險,江漢以為池,沮之以鄧林,緣之以方城,然而秦師以至鄢郢,舉若振槁,是豈無固塞險阻哉,其所以統(tǒng)之者,非其道故也。” 瀟湘:猶言清深的湘水。舊詩文中多稱湘水為瀟湘。《山海經·中山經》:“(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出入必以飄風暴雨。”
〔18〕懷楚:指屈原懷念楚國。
〔19〕君王,此處指楚懷王。 帝女:天子之女,宗室之女。
〔20〕汀洲:水中小洲。屈原《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
〔21〕延佇:久立等待。屈原《離騷》:“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屈蘭而延佇。”
〔22〕舊館:舊日之館。《禮記·檀弓》上:“孔子適衛(wèi),遇舊館人之喪,入而哭之哀。”
〔23〕階除:階沿。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二:“豐注溢脩霤,黃潦浸階除。”
〔24〕幽蘭:古琴曲名。宋玉《諷賦》:“乃更于蘭房之室,止臣其中,中有鳴琴焉,臣乃援而鼓之,為《幽蘭白雪》之曲。”
〔25〕南浦:泛指面南的水邊。屈原《九歌·河泊》:“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26〕萱草:忘憂草。
〔27〕趙元淑:未詳。
〔28〕龍圖:傳說有龍馬負圖從黃河中負出,故稱。 鳳雛:幼鳳。
〔29〕紫莖:紫色之莖。《楚辭·九歌》:“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賞 析】
此賦從頌幽蘭為核心,通篇寫幽蘭,處處寫幽蘭。楊炯以幽蘭為喻,以屈原自喻,以屈原忠于楚懷王而見疑為證,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文章詞華美,用典確切,詠物抒情頗為自然。
上一篇:駢文《山亭興序》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駢文《廣絕交論》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