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朱彝尊·鴛鴦湖棹歌》原文賞析
檣燕檣烏繞楫師,樹頭樹底挽船絲。村邊處處圍桑葉,水上家家養鴨兒。
《鴛鴦湖棹歌》組詩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鴛鴦湖,一名南湖,在浙江省嘉興市南三里。棹歌,一邊劃船一邊唱的歌,屬民間歌謠體。朱彝尊通過模仿民歌描繪了家鄉嘉興風物之美。這一首則寫了船工黃昏時分收工回家的景象。
“檣燕檣烏繞楫師”,因曹操《短歌行》有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句,以后詩人總喜歡將烏鴉繞飛作為黃昏的象征在詩中吟唱。而朱彝尊將檣桅作為棲處的燕子和烏鴉圍繞著船工悠悠飛旋,一方面暗示已是傍晚,另一方面也烘托出了鄉間的恬靜氣氛; 烏燕繞人而不為人擾,其中似乎有一種默契。這句寫船在水面行駛,正因為船還在搖動,故烏燕還不能棲息。“樹頭樹底挽船絲”,如果說上句是寫禽類的動作,那么這句就是寫人的動作了: 船工在河邊樹上將船纜帶住。“村邊處處圍桑葉,水上家家養鴨兒。”處處可見的桑葉,家家都養的鴨兒,江南水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這里的人民能夠過上富庶的生活。生活的富庶,自然令他們心曠神怡了。結尾處的鴨兒,突出了民歌的氣息。
當然,民歌的氣息主要不在于用鴨兒等字眼,而在于描寫民間的日常瑣事細節和曉白流暢的語言的完善結合。但是,這畢竟是朱彝尊摹擬寫出的民歌,細心人還是可以分辨出文人的痕跡,這主要是全詩采用了兩個相當正整的對偶句式: 一、二句的流水對和三、四句的正對。有流水對而使此詩顯得自然,有正對而使其顯得整齊。自然而又整齊,這似乎是文人寫民歌的特色。
上一篇:古詩《袁枚·馬嵬》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譚元春·麥枯鳥》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