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吳偉業·涂松晚發》原文賞析
孤月傍一村,寒潮自來去。人語出短篷,纜沒溪橋樹。冒霜發輕舠,披衣聽雞曙。籪響若鳴灘,蘆洲疑驟雨。漁因入浦喧,農或呼門懼。居然見燈火,市聲雜翁嫗。水改村店移,一帆今始遇。生涯問菰蒲,世事隔沮洳。終當謝親朋,刺船從此住。
這首詩當是早年所作。
涂松為鎮,在作者故鄉太倉西北。這一天是漲潮,系在樹上的船纜也沒在水中,所以篷艙中的乘客紛紛談論。船只冒霜而進,遠處傳來雞聲,已經夜盡天明了。
下句也寫聲。籪是攔截魚蟹的竹柵,這里指蟹。蟹在籪中作響,如水流沙灘,蘆葦迎風,有如驟雨。這都是秋冬之間,霜濃蟹肥的景色。“漁因入浦喧”,是常景,也是記實,“農或呼門懼”,則是想象。太倉為魚米之鄉,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何懼之有?詩人雖未明言農民為什么要恐懼,讀者自不難明了,見燈火,聞市聲,寫船在曉色微茫中漸近市鎮。雜翁嫗,見此中尚有少壯。但水道卻已改變,村店也已遷移。這是寫舊地重來,因一帆而始見今昔之異。程穆衡《吳梅村編年詩箋注》云: “故老言,國朝初,海艘入七浦(鄰近涂松)者,嘗覆于此。余幼時見煙火尚稠,梅村詩云云,大可仿佛。”可見當時人多市盛。末兩句寫自己愿意隱居與世隔絕的水鄉,此固文士積習,信手出之,但也說明當時的現實自有令人冷淡處。
上一篇:古詩《吳嘉紀·泊船觀音門》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袁凱·淮西夜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