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兵戈亂京國,帛書間道訪存亡。
還信忽從天上落,惟知彼此淚千行。
原詩自注云:“建中四年十月三日,京師兵亂,自滁州間道遣使,明年興元甲子歲五月九日使還作?!边@段文字介紹了寫作此詩的背景。建中四年(783)九、十月,涇原兵奉命東征過長安,因食劣無賞嘩變,奉朱泚為主,德宗倉皇出奔奉天。韋應物擔心家中諸弟的存亡,曾經從滁州遣使間道入京探聽消息。本詩開頭兩句便記錄了這段經歷。戰亂一起即遣使攜“帛書”入京探聽消息,見出詩人關心家中諸弟的心情甚切。而只說“訪存亡”,一是具體說明起句的“亂”字,一是交代探詢的內容是家中諸弟的生死攸關的大事。前兩句重在敘事,而關心家中諸弟的真摯而迫切的心情蘊含于敘事之中,為下兩句抒情作了鋪墊。
“還信忽從天上落,惟知彼此淚千行。”由于上兩句作了很好的蓄勢,這兩句抒情便覺水到渠成,極為真切自然?!昂觥弊謽O寫初見使還的驚喜神色,“天上落”進而用夸張的字眼極寫當時驚喜的心理感受。自戰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戰火仍未熄滅。詩人多么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真可謂“家書抵萬金”啊!詩人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而初見使還的驚喜心情,這是人人所共有的心理,頗易引人共鳴。結句一筆兩到,從雙方落筆,千言萬語皆由此句托出,語極沉痛而又含蓄之至。從遣使入京到使還足有七八個月的時間,就詩人一方來說,由于不知家中諸弟的“存亡”,自然會日夜為此擔心,食不甘味,夜不成眠,不知流下了多少酸楚的眼淚;從對方來說,家中慘遭戰亂之苦,加之思念在滁州的兄長,自然也是擔驚受怕,憂心忡忡,夜不安寢,每日以淚洗面。著一“淚”字,已寫出了“彼此”相思之苦,而“淚”又非一滴兩滴,而是成“行”,而“行”又非一行,而是“千行”,更見相思之苦、相思之深。而“彼此淚千行”都是使還而“知”,用一“惟”字,見出來使帶來了家中的許多情況,自己當時的感慨也很多,而只說:“惟知彼此淚千行”,則說明“彼此”所最關注的是對方的“存亡”。這樣寫就更突出了彼此相思之深。
此詩先敘事后抒情,而敘事中有抒情,抒情中有敘事。敘事簡練而周詳,抒情沉痛而含蓄,情真意切,頗為感人。
上一篇:戴叔倫《湘南即事》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于鵠《江南曲》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