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姚鼐·岳州城上》原文賞析
高接云霄下石磯,城頭終日敞清暉。孤筇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圍。山自衡陽皆北向,雁過江外更南飛。人間好景湘波上,卻照新生白發歸。
岳州,治所在巴陵,即今岳陽市。下臨洞庭,景物寬廣,為歷代才士登臨賦詠之所。像孟浩然的《臨洞庭湖贈張丞相》、杜甫《登岳陽樓》、范仲淹《岳陽樓記》,都是千古傳頌的名篇。這首詩寫城上所見,借以抒發自己的感慨,也有它的特色。
全詩八句,前六句寫景。前二句寫城樓之高。“高接云霄”,用夸張的手法寫出城樓的雄偉壯麗,而“終日敞清暉”,是城高的具體化,城頭終日照射陽光。“敞”,這里用作動詞。“孤筇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圍”,寫登臨的時間、人物、心緒及所見的壯闊景象。夕陽西下,詩人獨自拄著筇杖,登上城樓,面對著萬里晴空,千里夕照,蕩漾的碧波,心頭有一種羈旅的孤凄、迷茫之感。本是“人間好景”,到這里該是激動、喜悅,“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喜氣洋洋者”,為何產生憂愁?從“孤筇”句可知,是獨自拄杖登臨;從末句得知,已新生白發;面對夕照,自然產生一種“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淡淡哀愁。“山自衡陽皆北向,雁過江外更南飛。”山,指衡山。起于衡山縣西北,綿延于湘水、資水之間,周圍八百余里,飛雁到江外衡山的回雁峰,不再南飛。結二句是總寫景,抒發感慨。“人間好景”,呼應前面所寫的天光水色、山峰;“新生白發”,也照應前面的“孤筇”。全詩八句,寫城高、天光、夕陽、碧波、遠山,層次井然,抒發其淡淡輕愁也恰到好處。
上一篇:古詩《趙翼·山行雜詩》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施敬·巴陽夜泊》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