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施敬·巴陽夜泊》原文賞析
獨棹三巴夜,秋高片月孤。灘聲將客夢,萬里下東吳。
巴陽,地址不詳,從詩句內(nèi)容推測,大概是在四川境內(nèi)巴山蜀水某一地區(qū)。是一首旅夜懷鄉(xiāng)的抒情小詩。
首句“獨棹三巴夜”,落實地點時間。“獨棹”,說明是獨自離鄉(xiāng)在外,旅宿在巴江停泊的夜船上。三巴,原指巴郡、巴西、巴東,此處是泛指川、渝境內(nèi)。次句 “秋高片月孤”,點明季節(jié),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月明之夜。兩句寫到 “獨棹” 和 “片月孤”,已明確交待了夜泊環(huán)境的氣氛和旅人寂寞的心情。因為是“獨棹”,所以感到 “片月孤”,“片月孤”三字是對客觀景物的直覺反映,也是旅人獨在異鄉(xiāng)孤獨心情的折射。人在船中是形單影只。因而感到月在天上也是那么孤單一片了。當此人間天上兩無聊賴的時候,他聽到了巴江的灘聲在響。是灘聲啟發(fā)了他, 使他想起前人懷鄉(xiāng)的詩句: “憑添兩行淚, 寄向故園流。” (岑參 《見渭水思秦川》) 淚可以寄,難道他鄉(xiāng)的歸夢不可以寄么?于是“灘聲將客夢,萬里下東吳”,成了他此時最好的希望與慰藉。“將”,攜帶。他心想,不如美美地睡上一覺,把歸夢寄江水帶走,遠下萬里東吳 (長江下游地區(qū)),去和家人團聚。就這樣,他一心把歸夢寄給江流,隨它遠遠飄去,相信萬里家鄉(xiāng)可到,“夜深兒女笑燈前” 的樂趣很快可以實現(xiàn),再也不會感到獨在異鄉(xiāng)和片月一樣孤獨了?!盀┞晫⒖蛪簟?,意想開天,而旅夜鄉(xiāng)愁的深重,也就“含不盡之情見于言外”。
全詩妙在最后兩句。鄉(xiāng)心化夢,夢寄流水,造境極美。雖事理之所必無,亦人情之所應有。古人句云: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可與此詩異曲同工,然于此不難見出其間的淵源脈絡關系,和作者推陳出新的高明手段。
上一篇:古詩《姚鼐·岳州城上》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李攀龍·挽王中丞(錄二)·幕府高臨碣石開》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