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皇甫汸·對月答子浚兄見懷諸弟之作》原文賞析
南北何如漢二京,迢迢吳越兩鄉情。謝家樓上清秋月,分作關山幾處明。
“子?!保矢_的字。他是“皇甫四杰”中惟一未中進士的人,但他多才多藝,喜談兵,善騎射,精音樂,擅棋術。他的詩質樸自然,無纖弱之習,自成一格?;矢P對月懷兄弟,不僅有親情,且更有雅興。
“南北何如漢二京,迢迢吳越兩鄉情”,從分離入手,情在事中。西漢都城長安,東漢都城洛陽,明朱元璋都城南京,朱棣都城北京。“何如”,怎么樣,以問語作肯定語,以模糊語示精確意。“迢迢”,遙遠之意?!皡窃健?,兩地名,在今江蘇、浙江一帶,兩地相鄰。兩句的好處是通過地理來說分離。言外意是,皇甫諸兄弟,或在北,或在南,或在朝,或在野,四處分離。這個信息,從“迢迢吳越”中來。本來,吳越兩地地界相連,冠以“迢迢”二字,引人注目。因此“迢迢吳越”是對北南而言的。需要指出的是,“南北何如漢二京”又暗示著東西的寓意。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能體會“兩鄉情”的含意。其次,“兩鄉情”從字面上看,似乎僅限于皇甫汸與皇甫沖之間,其實,聯系標題,這“兩鄉情”是皇甫諸兄弟之間多邊的雙向組合。通過地理位置構成的兄弟之間的多邊雙向“鄉情”,是一張親情的情網。情,在東西南北分離的事中。
“謝家樓上清秋月,分作關山幾處明”,以景抒情,情在景中?!爸x家樓上清秋月”,借南朝文人謝莊《月賦》的故實,既切合詩人寫詩時的實景“對月”,又符合中國知識分子對月懷人的傳統心理。謝希逸在《月賦》中說,當清質悠悠、澄輝藹藹的明月之夜,如果“親懿莫從”,那么就必然有 “羈孤遞進”的感覺。所以,謝莊用 “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的歌聲來抒發胸中郁積的深情。更令人有興味的是,皇甫汸在“謝家樓上清秋月”之后,綴以 “分作關山幾處明”。這分作幾處明的明月,都是謝希逸《月賦》中親情化了的明月,則此明月是今夜皇甫諸兄弟共有,此月所達之情是皇甫諸兄弟共同之情。“分作關山幾處明” 的月光交織在一起,是一片親情之網,籠罩著諸皇甫,情何如哉! 興何如哉! 白居易有一篇亂后見月思兄弟骨肉的七律,末聯云: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與此詩末二句同義,但“分作關山幾處明”句更見巧思。
全詩情在事中,情在景中,韻味悠長。
上一篇:古詩《楊維楨·寄衛叔剛》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吳震·小云棲石屋》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