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李攀龍·送皇甫別駕往開州》原文賞析
銜杯昨日夏云過,愁向燕山送玉珂。吳下詩名諸弟少,天涯宦跡左遷多。人家夜雨黎陽樹,客渡秋風瓠子河。自有呂虔刀可贈,開州別駕豈蹉跎。
皇甫汸同李攀龍、謝榛、王世貞過往甚密,與王慎中、唐順之、楊慎等也是好友。他很有才氣,“七歲能詩,輒得奇句。”后來詩名亦高,人稱其兄弟四人為“皇甫四杰”。同時,他個性突出:為人和易,不修邊幅,近聲色,好狎游,以文章游宴自娛,行游湖山之間,以終天年。這首詩寫在皇甫汸被貶開州同知赴任之前。
首句“銜杯昨日夏云過”,以敘舊領起全詩,回憶歡會的情景。“銜杯”二字生動傳神,又能讓人想象到朋友間的和諧,暢飲時的歡快。“夏云”既點出時令,又與下文“秋風”、“夜雨”暗合,遙相襯托,相映生輝。第二句“愁向燕山送玉珂”,說皇甫汸高才丹心,偏偏不被朝廷認識和理解,滿腹愁苦,被謫南行。“玉珂”指馬勒,代指所乘之馬。
“吳下詩名諸弟少,天涯宦跡左遷多”,這兩句把“愁”進一步具體化,意思是說,皇甫四兄弟,人謂四杰,詩名才氣很高,為吳中少有。可是進入仕途卻不順利,屢遭貶謫,歷經坎坷。如果說此處重在寫實,下兩句“人家夜雨黎陽樹,客渡秋風瓠子河”則多為想象,作者變換手法,豐富擴展“愁”的意蘊。這兩句,詞語俊美,對仗工整,輕淡中寓濃情,創造了很好的意境。句中“人家”和“客渡”相對,“夜雨”和“秋風”相對,“黎陽樹”和“瓠子河”相對。作者把人、樹、風、雨、水組成一幅畫面,開闊而具動態美和立體感。另外,“人家”和“客渡”都是陌生處所,孤身獨行,耳聽夜雨滴樹,目視秋風動水,自然生愁。
“自有呂虔刀可贈,開州別駕豈蹉跎。”呂虔刀,事見《晉書·王覽傳》,三國時期,魏之呂虔刺史,有佩刀,相者謂三公可佩。呂虔將刀授給王祥,祥臨終前授王覽。后因用為黎頌相輔之語。作者引此典入詩,貼切恰當。皇甫汸貶至開州任同知,是知府的佐官,分掌督糧、捕盜、海防、江防、水利等。攀龍深情安慰他要努力輔佐,忠于職守,不要讓大好光陰白白流逝。總之,慰友和愛國兩種情意在此得到高度的結合。
上一篇:古詩《楊維楨·送客洞庭西》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徐禎卿·送蕭若愚》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