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楊基·長江萬里圖》原文賞析
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見岷江發源處。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回向東去。江水東流萬里長,人今漂泊尚他鄉。煙波草色時牽恨,風雨猿聲欲斷腸。
這是一首題畫之作。詩人眼前也不過一幅普普通通的山水長卷罷了,但他由 “長江萬里”畫題,一下子就想到了故鄉山水,也真可謂視通萬里了。楊基本人生于吳縣,但其故鄉在嘉州 (四川樂山),和蘇東坡攀得上同鄉。施補華《峴傭說詩》道: “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如?!?,確是東坡游金山寺發端,他人抄襲不得,蓋東坡家眉州,近岷江,故曰江初發源?!?“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見岷江發源處”,與坡詩比較,并非抄襲,卻十分神似。緊接二句“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回向東去”?!度A陽國志》: “建安六年,璋乃改永寧為巴郡,以固陵為巴東,徙龐羲為巴西太守,是為三巴?!痹娭?“三巴”泛指蜀中。岷江之水發源于川西雪山,入長江,以后“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杜甫),再東注大海。盡管流程中有百折千回,終將歸于大海。這種自然的趨勢,不正和人生一樣,和楊基本人經歷一樣嗎?本來是岷山的兒子,卻不會終老于江源,在人生道途中不斷轉徙,其間也有不由自主的原因。“江水東流萬里長,人今漂泊尚他鄉”便是抒發著如此感喟。印度詩哲泰戈爾有詩云:“河流唱著歌奔向遠方,而山崖卻站在原地,滿懷依依之情?!睏罨谧云┙鞯耐瑫r,不也對自己的發源地——岷山,滿懷依依神往之情么?這就是最為普遍的一種人情,游子之情。以上六句也可說將詩人萬里程、半生事一氣道盡了。
以上都是因觀畫而生所感。如果沒有最末兩句回到畫面上來,那真是借題發揮,而并非題畫了。所以這里雖然只有兩句,卻是詩中很重要的一筆: “煙波草色時牽恨,風雨猿聲欲斷腸?!遍L江風光,以三峽為絕勝??梢酝茰y,這“長江萬里圖” 的取景,是以長江三峽為藍本的。所以畫上有“煙波草色”,同時又使詩人聯想到《水經注》所載的三峽漁歌: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時牽恨”、“欲斷腸”,又自然地和前文的故鄉之思、漂泊之感挽合。畫面與觀感融為一體。
唐人羊士諤《臺中寓直覽壁畫山水》云: “蟲思庭莎白露天,微風吹竹曉凄然。今來始悟朝回客,暗寫歸心向石泉?!鄙虻聺撝^其“隨所感觸,無非歸興,不必作畫者果有此心”。(《唐詩別裁集》)也可以移為《長江萬里圖》評語。由此我們可以悟到題詠的訣竅,即須寫出個人特殊的感受; 若題畫必此畫,“作詩必此詩”,便不能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
上一篇:古詩《黃鎮成·鉛山早行》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楊基·聞鄰船吹笛》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