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袁枚·詠錢》原文賞析
人生薪水尋常事,動輒煩君我亦愁。解用何嘗非俊物,不談未必定清流。空勞姹女千回數,屢見銅山一夕休。擬把婆心向天奏,九州添設富民侯。
一般士大夫心雖好貨而口恥言錢。袁枚卻毫不諱言自己“解愛長卿色,亦營陶朱財”(《秋夜雜詩》)。這首《詠錢》詩也可看出他的坦誠和通達。詩于乾隆二十年(1757)作,時已辭官。
“人生薪水尋常事,動輒煩君我亦愁。”人們要生活,動輒要錢用,是很自然的事。這一點老實地說明自己離不了錢,聯系第一首結尾:“莫說仙家最清冷,也須金液上丹霄。”神仙還要黃金煉丹,人要錢有什么奇怪。關鍵在于善用。
“解用何嘗非俊物,不談未必定清流。”俊物指好東西,包括人才都可以稱“俊物”,這里說只要會用錢,何嘗不是俊物,像晉王衍那種口不言錢的做作,也未必一定是“清流”名士。作者在第六首中說: “富徒慳守貧何異,來得分明去亦嘉。”可以作“解用”句注腳。
和“解用”相反,就是貪得無厭,死守錢財,最后卻一場空。如漢靈帝永樂皇后死命斂錢,靈帝賣官鬻爵,當時童謠說: “車班班,入河間。河間姹女工數錢。以錢為室金作堂,石上慊慊舂黃粱。”漢文帝寵愛鄧通,曾經賜座銅山讓他鑄錢大發其財,但結果鄧通仍然餓死。“空勞姹女千回數”,用的桓帝初秦都童謠的典故,“屢見銅山一夕休”指銅山鑄錢,暗使鄧通的事。都是用來批判斂錢無度的貪狠。
“擬把婆心向天奏,九州添設富民侯。”從上面正反兩種態度,提出自己的愿望: “九州添設富民侯”,希望全國老百姓多一些富民侯的長官,使免于饑寒之苦。漢武帝晚年封丞相田千秋為富民侯,是對自己過去窮兵黷武弄得民窮財盡的懺悔。
這一組詩實際是對錢的議論,以議論入詩很容易枯燥乏味,這首詩讀起來卻很有情趣。主要因為一是立意新,言當時人所不敢言,而卻入情入理; 二是語言清新流暢,用典非常自然,對語用流水時,毫不板滯。本來用議論入詩是宋人最愛的,但往往杈丫生澀,難以上口。袁枚自稱自己的詩“下筆標新”(《答程魚門》),“縱筆先須問性情,風裁休宋未元明”(《答曾南村論詩》)。這 一組詩從標題到語句都可看出 “標新”和寫真性情的特點。
杜甫詩: “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多少詩人說到財富都歡喜引用杜老此聯,表示自己清貧自守。袁枚在本組詩的第五首里完全是自說自道,不肯依傍前人:
五銖衣薄稱閑身,綰罷銅符早閉門。萬選盡憑詞賦力,半文不受祖宗恩。搖空撲滿心原淡,獨飲廉泉體自尊。記得清明分白打,開元兩字最銷魂。
“搖空撲滿心愿淡”,這是作者自述,也就是他認為對錢的正確態度,很能給人以啟發。
上一篇:古詩《陸次云·詠史》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黃鎮成·城西紀事》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