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查慎行·度仙霞關題天雨庵壁》原文賞析
虎嘯猿啼萬壑哀,北風吹雨過山來。人從井底盤旋上,天向關門豁達開。地險昔曾資劇賊,時平誰敢說雄才。一茶好領閑僧意,知是芒鞋到幾回。
仙霞關,位于仙霞嶺。仙霞嶺乃浙江江山縣一山名,高三百六十級,二十八曲,長二十里。宋朝時史浩入閩過此,招募人員鋪建石路。其山形勢險要,向來為閩浙陸路交通要道。
這是一首紀游詩,記述自己攀登仙霞嶺時的經歷與感受。登嶺的時間既不是風和日麗之天,也不是天高云淡之時,而是冒著北風吹雨的惡劣氣候攀援而上,不僅如此,一路上所閱盡是“虎嘯猿啼”,似乎連萬山群壑也發出哀鳴,這既可理解為群壑的回音,也可理解為作者在聽到這虎嘯猿啼時的心理感受。首聯,作者沒有寫自己對山形的第一印象,而是通過寫“北風吹雨”和“虎嘯猿啼”,起到一種渲染的作用,仙霞嶺形勢之險峻在讀者心目中,已有了強烈感受。頷聯,極言山路之陡峭險峻,及登關后所見之景與感受。(原注“嶺下有龍井”)作者是從嶺下盤旋而上,而曰“從井底”,可理解為山路陡峭,狹窄,從山底攀登而上,有如從井底向上攀。直上直下,極為困難。當人從“井”底爬到嶺上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豁然開朗的景致。“天向關門”就是“關門向天”,這是言嶺上仙霞關之高,也寫出作者剛剛爬到山頂時的感受。
以上四句是通過對一路上山來的形勢描繪,交待自己的行蹤,又通過自己的行蹤將山的形勢描繪得更全面,更加有聲有色,在客觀的描述中,不時還點綴了自己的感觸,使人讀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第三聯轉而抒發議論。作者登臨山頂,環覽四周,有感于如此險絕之地,聯想到過去這里盜賊猖獗,險山峻嶺為他們的活動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可是現在時局平穩,太平盛世,再也沒有誰盤踞此地夸說自己的雄才大略了。之所以發出這種議論,是因為今日能登上仙霞嶺,固然由于自己不畏艱苦、勇于攀登,也由于客觀環境提供了條件——社會安定,盜賊銷聲匿跡。
末聯,以寺僧“一茶”招待點題。“題天雨庵壁”,也許作者在飲茶之余,揮筆題此詩于寺壁,以答謝僧人的盛情。然而作者題詩于壁的意義還不僅此,詩末又補一句:“知是芒鞋到幾回。”“芒鞋”,草鞋,這里指作者本人。這樣險峻的地方,自己一生能來幾回,留下首詩作紀念罷。
這首詩從整體來看,寫的各有側重,先是寫山形和周圍環境,繼而寫攀登情況及自己的感慨,最后是題詩致意。內容較豐滿,寫來層次清晰,又曲折有致。
上一篇:古詩《趙翼·幽尋》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吳偉業·讀史有感(錄三)·彈罷薰弦便薤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