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龔自珍·詠史》原文賞析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本詩作于道光五年(1825),當時龔自珍在杭州守母喪期滿,客居江蘇昆山。舊傳詩是為兩淮鹽政曾燠罷官而作,但曾燠罷職回京在道光六年,此詩作于前,舊說顯然不能成立。詩托名詠史,實際上除末二句與史有關聯外,其余都直接針對現實而發,具有深廣的現實政治內容,凝聚著深沉的憂憤。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逼鹗状蠊P勾勒,總起全文。“金粉”,本指舊時婦女化妝用的鉛粉,后用來形容繁華綺麗?!皷|南十五州”即長江下游江南一帶富庶地區,這一帶自古以來歌舞繁華,是所謂“六朝金粉地”。在這里,名流云集,這些自我標榜為“名流”的統治階級頭面人物,為爭名奪利,忽而狼狽為奸,忽而互相傾軋,相互之間產生了重重恩怨。“金粉”二字,表明此地正是統治階級追名逐利、紙醉金迷的理想場所,而“十五州”之廣,則說明政治黑暗處處皆然?!岸髟埂奔m結,至有“萬重”,又可見社會污濁程度之深。首二句概括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狀況,境界闊大,筆力雄放。
接下來對當時的腐朽政治進行具體描寫?!袄闻琛笔氰F制的煮鹽器具,“狎客”指達官貴人的幫閑。“團扇才人”,用東晉丞相王導的孫子王珉之典。王珉二十多歲就當上了中書令,他品行很壞,喜歡手拿白團扇,過著放蕩的生活,根本不懂政事。大官僚門下善于阿諛逢迎的狎客,掌握著鹽業的全局決策大權,不學無術的紈袴子弟,憑借自己的特殊出身,占據高位?!包S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敗,從這些具體而概括的描寫中深刻地展現出來。這些描寫既是對首二句的具體展開,又為頸聯作了鋪墊。東南一帶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產鹽區,團扇才人之典出自偏安江南的東晉,詩人敘事用典,都緊扣“東南”,突出了地方特色,語意集中緊湊,頗具匠心。
正是在政治黑暗、世情險惡的背景下,一般士大夫養成了茍安庸怯的習氣,士風頹靡,志節之士蕩然無存。“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就是當時士林狀況的生動寫照。古人在地上放置席子,各坐一席,“避席”指的是離座而起?!暗玖恢\”,則謀求衣食之意。在殘酷的文字獄面前,士大夫談虎色變,一聽到有關文字獄的事情就心驚肉跳,離席而起;埋頭著書,只是為了謀求衣食,不敢接觸現實,涉筆時政。這一方面說明清朝統治者的政治迫害是多么殘酷可怕,它造成了“萬馬齊喑”的局面,另一方面對一般士大夫茍且偷安、喪失道德氣節的可鄙行徑是深刻的揭露。
面對社會的黑暗,文士的墮落,詩人憂憤之情,郁積于胸,不禁要問:“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田橫,秦朝末年人,齊國舊貴族,楚、漢相爭時,曾自立為齊王。劉邦稱帝后,率部下五百余人逃居海島。劉邦派人招降,說:“田橫率部下歸降,大者可以封王,小者可以封侯。若不歸降,我要派兵誅殺?!碧餀M無奈,只好帶著兩位從人前往洛陽,離城三十里,終因恥于向劉邦稱臣而自刎身死,手下人隨后也全部自殺。事見《史記·田儋列傳》。司馬遷在傳末的贊語中對“田橫之高節”備極推崇。本詩借用這個故事,寓意深刻。當年田橫及其手下五百人哪里去了呢,難道都一個個歸來接受了列侯的爵位?事實上,當年那些義士并沒有為茍活而屈膝,為討取封賞而丟掉氣節,他們舍生取義,殺身成仁,高風亮節,贏得了后人的贊譽??墒侨缃?,社會上這樣的義士都到哪里去了呢?言外之意,現在阿諛茍且之徒充斥,再也沒有一個守節的義士了! 緬懷古代義士,對比今日士林,世風頹靡,國中無人,詩人感慨萬端,憂憤深廣,難怪后來在《己亥雜詩》中他大聲疾呼: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p>
南社詩人姚錫鈞《論詩絕句》評龔自珍: “艷骨奇情獨此才,時聞謦欬走風雷?!贝_實,龔自珍詩的價值和魅力主要不是表現在寫景狀物、遣詞造句方面,而在于它們包含深厚的現實政治內容,表現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救國救民的歷史使命感,風格奇偉,氣韻沉雄。本詩的特點亦在于此。它揭露當時政治的黑暗,思想統治的嚴酷,士大夫的庸怯,嘆惜國中無人,憤慨之情,不平之氣,充溢其間; 敢于面對現實的勇氣,憂國憂民的志士情懷,感人至深。全詩用語平直而雄健,內容集中而深厚,正氣蕩胸,別有一種感染力在。
上一篇:古詩《姚燮·雙鴆篇》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吳偉業·圓圓曲》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