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洪昇·衢州雜感》原文賞析
城荒孤樹立云根,水退清溪露石痕。鼓角秋風寒似塞,牛羊落日廢如村。漂零自分儒生賤,干謁方知長吏尊。那得為農成獨往,瓦盆盛酒對兒孫?
這首七律通過寫水災之后衢州城的蕭條冷落,來抒發自己身世漂泊之嘆。
“城荒孤樹立云根,水退清溪露石痕。”一場特大的洪水淹過衢州城,洪水過后,一片荒涼。“城荒”二字,正概括地道出了這一狀況。詩的首聯即圍繞一個“荒”字,采用景物渲染之法落筆。洪災過后,逃荒者眾,城中人煙稀少,顯得異常孤寂。于是詩人就用孤零零的一株樹挺立在天邊的云際,對“荒”字加以烘托。次句亦然。洪水退后,溪水逐漸變清,水中的石頭也慢慢地顯露出來。但洪水沖刷過的地方,卻仍然留有枯枝雜草、水的泡沫等物。這些洪水沖過留下的痕跡,同樣可以化景物為情思,引起人們心中陣陣凄楚之情。這里,特別還要提一下第一句中的“孤樹立云根”,因為這五個字還具有象征意義,那挺立在天邊云際的一株孤樹,可以看成是四處漂泊的詩人自己的化身。故此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人,甚得所謂“不即不離,若即若離”之妙。
頷聯兩句仍繼續寫城荒,不過手法有所改變,由景物渲染變為對景吐露主觀感受:“鼓角秋風寒似塞,牛羊落日廢如村。”出句寫對聽的感受,重在一個“寒”字;對句寫對看的感受,重在一個“廢”字。洪災過后的衢州,秋風瑟瑟,空中傳來一陣陣鼓角悲鳴聲,不免使人有身處邊塞感。本來“鼓角秋風”隨處皆有,但一經用“塞”字加以比擬,則頓覺氣格大異,凄涼曠漠的景致便突兀而生。對句由寫對聽的感受,移向寫對看的感受。詩人選取鄉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養牛喂羊,來表現衢州的巨變。昔日的衢州城,城市繁華,人煙稠密,而今卻如同鄉村,連成群的牛羊都可以在大街上亂跑亂竄,一種“廢”的感受便很自然地從心中生出。
荒涼的災后之景,引發了詩人自身凄涼之意,頸聯兩句便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轉入寫對自己仕途的哀傷:“漂零自分儒生賤,干謁方知長吏尊。”洪昇夙懷大志,卻未能踏上仕途。他在四十三歲前,長期在京師過著國子監生的生活,而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演出《長生殿》得罪削籍回鄉,從此更失去了仕途的機會,故此詩當作于其當國子監生之前二十來歲時。詩人很想有一番作為,但八方干謁的結果,卻始終未能謀得一官半職。頸聯這兩句詩,正是對自己未能步入仕途的無限感慨?!伴L吏尊”同“儒生賤”的兩相對映,益發顯出不仕之悲。
既然仕途如此悲哀,又如何從這種悲哀中解脫出來呢?詩之尾聯提出了解脫的辦法:“那得為農成獨往,瓦盆盛酒對兒孫?”這兩句詩系從杜甫《少年行》“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脫化而來。杜甫《少年行》作于在蜀時,詩以故作的曠達之語,抒發了內心憂郁之情。洪昇此詩也一樣?!蔼毻保庵^不同世人交往,一個人獨自往來,語出自《莊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至貴?!睆谋砻嫔峡矗坪踉娙税筒坏孟朐缛諡檗r,不與世人交酬,成為一個獨來獨往之人,但聯系頸聯的內容,可知尾聯作者所表達的企望之事,實在是迫不得已之計,于放達之外飽含無限辛酸。
洪昇詩學唐人,尤其是杜甫,這在五、七言律詩方面尤其顯著。這首詩語言渾樸,發情深沉,看似平淡,卻別具風致,其氣韻神味,格意思旨,幾可逼真唐人,甚得少陵沉郁頓挫之美,實屬學杜而得其神者。
上一篇:古詩《謝榛·行路難》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譚嗣同·覽武漢形勢》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