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郊
無火炙地眠, 半夜皆立號。
冷箭何處來, 棘針風騷騷。
霜吹破四壁, 苦痛不可逃。
高堂捶鐘飲, 到曉聞烹炮。
寒者愿為蛾, 燒死彼華膏。
華膏隔仙羅, 虛繞千萬遭。
到頭落地死, 踏地為游遨。
游遨者是誰? 君子為郁陶。
這首詩是孟郊年少時在隱居嵩山前后,看到當?shù)厝嗣竦耐纯嗌疃鞯?。一個真正關(guān)心人民的詩人,必然是以人民的苦痛為苦痛的,因而他的詩也就具有了真正永恒的價值——為人民所喜愛,在人民中間流傳,至今,還有較強的生命力。
這首詩寫人民的痛苦生活,主要是從“寒”字上著眼的。自然,這是一個嚴寒的冬天。有錢人家白天有輕暖的衣裘,有取暖的炭火,晚上還有爐、炕,任你屋外北風怒號,他們依然是飲酒取樂,逍遙自在。而窮苦百姓則難以熬過這冬天了。白天忍著饑寒干活不說了,晚上住在簡陋破舊的房子里,沒有爐火取暖,只能在臨睡前,用柴火把地面烘熱,然后睡在烘熱的地方。睡到半夜,地上的熱量散失了,他們被凍醒了,只能站起來哀號哭叫。這就是這首詩第一、二句“無火炙地眠,半夜皆立號”所告訴我們的現(xiàn)實。接著詩人便進一步渲染寒冷的氣氛。“冷箭何處來,棘針風騷騷”,都是形容凜冽的寒風的?!袄浼薄凹槨倍际侵咐滹L。冷風如箭如刺如針,吹在人身上,猶如鉆心一般疼痛。“騷騷”,形容風聲。這寒地百姓半夜凍醒,立在那里叫喊,這時風兒從他那破舊不堪的房子四面鉆了進來,使得他覺得難以忍受?!昂翁巵怼比?,當是他感受到凄厲的冷風以后四處張望的神態(tài)的描摹。實際上房子何止破漏一處,四面都在鉆進冷風。所以“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二句對此作了回答。“霜吹”,指“霜風”。霜風從破屋子的四壁都能進來,其苦痛實在是無法逃避。至此,我們仿佛看到了這“寒地百姓”在寒風中哀號的形象,這個形象的塑造應(yīng)該說是成功的,感人的。
為了進一步豐富這一形象,詩人在這里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對立的事實觸目驚心。詩人繼承了杜甫的這一精神,在描寫寒地百姓后,把筆觸轉(zhuǎn)到了富人身上:“高堂捶鐘飲,到曉聞烹炮。”這是說,富貴人家在高堂之上鳴鐘夜宴,烹炮食物之聲徹夜不息。“到曉”形容他們恣意尋歡作樂的長久。寒地百姓半夜凍醒后,聽到他們烹炮食物之聲一直到天亮不停,又該作何感想?當然,詩人筆下的寒地百姓并不是一個勇敢的反抗者,他在想象富貴人家高堂華宴的情況?;蛟S他正在怨恨自己命運的可悲,覺得自己連富貴人家里一只撲火的燈蛾也不如。饑寒的現(xiàn)實使他開始清醒,他甚至愿意變作一只燈蛾,寧愿在富貴人家的燈火旁改變一下自己寒冷難熬的環(huán)境,燒死也就燒死吧! 這是多么沉痛的言語! 可是,更為沉痛的還在后面?!霟肋€不可能,富貴人家的燈火被華麗的紗羅帷幔阻擋著,無法靠近。在旁邊“虛繞千萬遭”,仍然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在那樣貧富懸殊的社會里,寒地百姓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也不得,他們的命運是何等的凄慘!“到頭落地死,踏地為游遨”二句,承上而來,借燈蛾為游遨者踏地而死,揭示了階級社會壓迫的本質(zhì)。當然,作者是不會懂得什么叫階級壓迫的。但是作者明確地指出窮人是被富人踐踏所死的,這是十分了不起的。最后詩人表示了自己的態(tài)度:“游遨者是誰?君子為郁陶?!彼坏貌淮舐暭埠?,那個殘害貧民的人是誰?他連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嗎? “君子”在這里可能是作者自指,或者泛指一切正直的人,他們看到這種情況,也不禁為之憂悶和思念,悲憤滿胸了!
這就是這首詩的整個內(nèi)容。我們知道,孟郊一生仕途不濟,窮愁潦倒,特別到晚年,生活十分貧困??墒?,他雖然貧困,卻從來“未嘗俛眉為可憐之色”,他的靈魂是倔強的。他的生活道路使他對于處在饑寒交迫之中的人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才能如此深刻地反映出現(xiàn)實。譬如說,他自己就忍饑挨凍過。他有一首“答友人贈炭”的詩,其中寫道:
青山白屋有仁人,贈炭價重雙烏銀。
驅(qū)卻坐上千重寒,燒出爐中一片春。
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
“暖得曲身成直身”,歷來被人評為描寫得十分形象、真實的。當然,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孟郊的“寒”與百姓的“寒”還是不同的,寒地百姓不僅“曲身”,而且都要站立起來哀號;他們沒有友人“贈炭”,等待著他們的命運是可想而知的。但畢竟孟郊一生是有過這樣的生活體驗的,他和人民之間的感情靠近了一步,因而寫出了這樣的揭示生活本質(zhì)的好詩來。
上一篇:《寄李儋元錫·唐·韋應(yīng)物》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對雪·宋·王禹偁》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