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無名神·無名氏》原文與賞析
家遭橫逆死無名,女子倉皇亟舍生。一點貞心霜雪白,至今烈烈照人明。
萬歷《新昌縣志》卷十二《石氏傳》:“石氏,其父公巖居縣之東園。宣和三年,賊方臘寇縣,舉家被殺,獨留女。賊欲攜之去,女知不免,遂紿賊曰: ‘愿容粉澤相從’。賊然之,旋身取剃刀自刎而死。時有詩曰。”此詩即以此為背景,寫出了一剛烈女子的霜雪人格。
首句“家遭橫逆死無名”,即指前所訴事。橫逆,指強暴橫行。無名,指毫無名目,毫無緣由。首句即寫出了暴徒的蠻橫無理,肆無忌憚。“女子倉皇亟舍生”倉皇,即匆促而慌張,在這場毫無人道的浩劫面前,一個弱不禁風的女子卻表現(xiàn)了一偉岸男子的那種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凜然氣概,這不畏死的氣概是壓倒強徒的,倉皇的境況,放肆的橫逆無不在這舍生的氣概面前失去了色澤,失去了威風,于是,一個高大的女子形象赫然地立在了我們面前,詩中沒有她形象的描繪,然而那種內在的神韻已使我們感到了這個人物的存活。當然她死了,然而死的僅僅是軀體。所以詩的結局說: “一點貞心霜雪白,至今烈烈照人明。”她的貞心像霜雪一樣潔白的贊語分明肯定了她死的價值,而“照人明”無疑意味著后人正以此為榜樣,沿著她做人的原則去行事。這種不畏強暴的精神確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的傳統(tǒng)。
無庸置疑,這首詩有著嚴重的階級局限,那種對農民起義軍的歪曲描寫是應該加以分析批判的,這既有歷史局限,也與詩人的階級立場、思想觀念有關。
上一篇:《先秦民歌·揚之水》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唐代民歌·望江南》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