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巫山曲》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巴江上峽重復(fù)重,陽臺(tái)碧峭十二峰2。
荊王獵時(shí)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3。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4。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5。
【注釋】
1.巫山曲:樂府舊題:亦作巫山高。《樂府題解》云:“古辭、言江淮水深,無梁可渡,臨水遠(yuǎn)望,思?xì)w而已。”齊梁詩人所作則“雜以陽臺(tái)神女之事,無復(fù)遠(yuǎn)望思?xì)w之意也。”
2.巴江:這里指流經(jīng)巴東三峽的長江,而不是被稱為巴江的南江。陽臺(tái):山名。陽臺(tái)山在四川巫山縣。十二峰:指巫山。在長江巫峽兩岸。
3.“荊王”兩句:用楚襄王遇巫山神女傳說的典故。宋玉《高唐賦》云:“楚襄王游云夢之澤,夢神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朝為行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tái)之下。’”荊王:即楚襄王。
4.輕紅:虹霞。王筠《雜曲》“丹霞映白日,細(xì)雨帶輕虹。”行云:宋玉《高唐賦》“朝為行云,暮為行雨”,謂巫山神女。
5.“目極”句:從《楚辭》“目極千里兮傷春心”化出。“猿啼”句:語出《水經(jīng)注·江水注》“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今譯
長江三峽兩岸的山峰,疊疊重重,
屹立著碧綠峭挺的巫山十二峰。
楚襄王當(dāng)年在此狩獵,夜夢中
與巫山神女幽會(huì),云雨情意濃。
神女裊娜的艷姿,染濕著
紅云的輕揚(yáng)、青煙的流動(dòng)。
夜深沉,神女如云飄般地渺無蹤影,
只留下滿天稀疏的星星。
極目遠(yuǎn)望,再也難尋神女的倩影,
空有幾聲哀猿的啼鳴!
上一篇:孟郊《游終南山》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孟郊《洛橋晚望》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