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伊州歌·入破第四》原文與賞析
行樂三陽早,芳菲二月春。閨中紅粉態,陌上看花人。
本篇寫閨中少女孟春奏樂歡度 “三陽”,及在仲春觀花的愉快情景。
“行樂三陽早?!毙袠罚鄻芬?。三陽,春天開始,即農歷正月。十一月冬至日,晝最短,此后,晝漸長,古人以為陰氣漸去而陽氣始生,稱冬至一陽生,十二月二陽生,正月三陽開泰。世俗,每以 “三陽交泰”為歲首稱頌之辭,因 《易經》正月為泰卦,三陽在下,故稱。中國古代早有記載: “元旦三陽交泰,萬象昭蘇?!?《翰墨全書 ·節序門 ·送禮翰》) “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薄疤鞖庀陆?,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 《禮記·月令》) “三陽”正月,在一年中既為具有重要意義、吉祥的日子,所以在“孟春之月,東宮御女青色,衣青采,鼓琴瑟。”(《淮南子》)詩中的少女,在 “三陽”正月初時( “早”)大概為歡度這重要吉祥的日子,在閨房中,懷著歡悅的心情,伸出纖纖素手彈奏琴瑟,發出悠揚宛轉、清脆悅耳的樂聲??梢?,“三陽”正月奏樂,在中國古代社會上下已演成氣習。
“芳菲二月春?!狈挤?,此指花草的芳香,農歷二月為仲春。《禮記·月令》云: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 (花),倉庚鳴,鷹化為鳩?!笨梢娭俅憾抡秋L和日暖,春花吐芳爭艷,黃鸝躍枝爭鳴的美好時節。
“行樂三陽早,芳菲二月春?!眱删涫且罆r間順序作描寫的,為下兩句進一步描寫打下基礎。
“閨中紅粉態,陌上看花人?!遍|中,女子所居內室之中。紅粉,婦女化裝用的胭脂與白粉,也指美女。據《開元遺事》記載: “長安春盛時,于游賞園林日無閑地?!薄岸既耸颗掳牒?,各乘車跨馬供帳于園囿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長安士女游春野涉,遇名花則設席藉草,以紅裙遞相插掛以為宴幄?!笨梢娞拼鐣未猴L氣之盛。這與封建社會上升時期,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有關。觀花是游春的主要目的之一,有人甚至騎馬觀花。如據記載:“長安俠客春日結友賞花,并乘矮馬,行花下,杯盤從之,謂之看花馬?!?《紺珠集》)詩中少女也不失時機出門觀花。此二句言,昔日閨房中彈奏琴瑟、姿容美麗的少女正是今日陌上觀花的人??梢娺@閨中少女。由于醉心于仲春美好的春光,她也不甘于閨房中之寂寞,于是紅粉濃施,換上春裝,趕到郊外田間小路之上,盡情地呼吸那仲春的新鮮空氣,沐浴著仲春的和煦陽光,傾聽著那清脆宛轉的黃鸝鳴叫,觀賞著那芬芳爭艷的春花,頓時心曠神怡,于是流連忘返。
本篇是一幅色彩絢麗、風景宜人、容貌多姿、意境優美的陌上美女觀花圖,也是描述古代仲春民俗的一幅民俗畫。
上一篇:《唐代民歌·伊州歌·入破第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瑯琊王歌辭(選四曲)·其一》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