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歌·駐云飛(富貴榮華)》原文與賞析
富貴榮華,奴奴身軀錯配他! “有色金銀價”,惹得旁人罵。嗏紅粉牡丹花,青枝綠葉又被嚴霜打。便做尼僧不嫁他!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買賣婚姻破滅了幾多少男少女的美夢,又葬送了幾多少男少女的戀情?對此,他們或者麻木不仁而聽之任之,或者雖不情愿卻順之受之,或者誓死不從而爭之抗之。《駐云飛·富貴榮華》反映的恰是后者。它以一個覺醒后剛烈起來的女子的口吻,痛訴了買賣婚姻給她造成的巨大不幸,道出絕不做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的心聲。
“富貴榮華,奴奴身軀錯配他。”開篇即發出幽怨的嘆息聲,直言胸中之事,制造了強烈的抒情氣氛。奴奴,封建社會中青年女子的自稱。這兩句的大意是: 雖然他家中有著享不盡的富貴榮華,可他卻絕對不是我的意中人啊。唉——,錯,錯,錯,爹娘我的終身錯誤地許配給了他!這位女子何以會有這般幽怨悔恨?雖未道出其詳,但通過“富貴榮華”的提示和那沉痛壓抑的嘆息,卻又分明可以想到:買賣來的豈能算人,分明是物嘛!既然是物,又豈能被當人對待——沒有愛情,沒有溫暖,而只有冷冰冰的面孔,陰森森的白眼,對牲口般的呵叱,對草木般的踐踏,像牛像馬一樣的勞作,像一株柔弱的小草在寒風中掙扎呻吟——這將是她的世界,她婚后生活的全部內容。看,這嘆息之中該包含著多少辛酸的血淚,又蘊藏著怎樣的哀怨悔恨啊!
接下去的兩句: “ ‘有色金銀價’,惹得旁人罵。”繼續傾吐滿腔滿腹的哀怨與苦水。前句 “有色金銀價”,是別人譏諷嘲笑這位女子的話,說她貪圖富貴榮華,出賣自己美麗的容貌。兩句的大意是:我本來是買賣婚姻的犧牲品,不僅得不到外人的同情,反倒招來人們的譏笑怒罵,說我自輕自賤,用美貌換取金銀等價!對于這位女子來說,這無異于雪上添霜,真是一腔苦水無處吐,滿腹冤屈無處伸!
不幸的婚姻,是人生的一大災難。心靈上的創傷,生活中的悲苦,感情上的折磨,會使青春的容顏如朝露般轉瞬消失殆盡。攬鏡自照,往昔的明媚嬌艷,又怎樣尋覓到一絲一毫!這位不幸的女子不禁悲從中來: “嗏,紅粉牡丹花,綠葉青枝又被嚴霜打。”“嗏”,感嘆詞。“紅粉牡丹花”與 “青枝綠葉”,都是比喻之辭,自喻自己昨日的嬌艷清麗可人。“嚴霜打”,也是比喻,形容不幸的婚姻對她的冷酷無情的摧殘。一組比喻,三種物象,構成了一幅“嚴寒摧花圖”,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她的悲慘的命運: “紅粉牡丹”和“青枝綠葉”,色彩嬌嫩艷麗,活鮮鮮惹人憐愛,洋溢著的是青春的活力;“嚴霜”,色調肅殺陰森,冷冰冰令人不寒而栗,徘徊的是死神的幽靈。嚴霜加之于牡丹、綠葉,其命運可想而知。在這三句中,一聲撕心裂肺的哀嘆,一幅用比喻的形象構成的令人扼腕的圖景,一先一后,聯綴而出,為畫面注入了強烈的感情; 這畫面,為哀嘆增添了形象的力量。
以上七句環環緊扣,感情層層推進,傾流直瀉,盡抒怨情,是對封建買賣婚姻的強有力的控訴。這樣,也就為感情的最后更猛烈的噴發,創造了最有利的契機。
痛苦和屈辱教育了這位女子。她終于從惡夢中醒來,她要同命運抗爭,于是,從心底爆發出這樣的呼號: “便做尼僧不嫁他!”這最后一句,“卒章顯其志”,是反抗的吶喊,是全篇的最強音:逃離虎口,跳出火坑,寧肯遠遁荒山古寺,削發為尼,獨與青燈黃卷為伴,默默了此殘生,也絕不再受那奴隸苦,絕不再遭那人間罪!這個結句,斬釘截鐵,激昂有力,大有振聾發聵之勢,不僅使感情的江河陡起滔天大浪,格調為之驟變,有力地宣示出全篇的主旨,更使人真切地看到了她的覺醒過程,她的反抗精神,她的剛烈個性。
感情表達得直率大膽,性格刻畫得鮮明突出,是這首民歌的突出特點。這位抒情主人公面對封建婚姻,敢于沖破羅網,做出天驚石破的大膽無畏的選擇。她一無所懼,毫不掩飾,一吐為快,把自己的心扉洞開,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真情、真實、真率的本色。有悔恨,她直說: “身軀錯配他”;有哀怨,她直說: “惹得旁人罵”; 有悲憤,她直說: “紅粉牡丹花,青枝綠葉又被嚴霜打”;有決心,要反抗,要決裂,她仍然是毫不吞吞吐吐,疾聲而呼:“便做尼僧不嫁他!”令你不得不完全折服。可以指出,這首民歌是抒情主人公內心活動的獨白,是其感情世界的真實展示。這里,與其說是在反映現實,毋寧說更主要的是在表現她自己,表現她自己對現實的認識,表現對買賣婚姻的控訴,表現自己的思想、感情、追求和性格。在內心活動的獨白中,把自我形象的個性表現得極為鮮明突出,使欣賞者看到她那大膽爽直、剛烈不屈、富于反抗的性格。
此外,它在句式與用韻上也頗具特色。全篇共八句,使用的語言仿佛沖口而出,明白如話,短則一個嘆詞,長則九言長句,間以四、五、七言,自由靈活,參差錯落。忽而急促,忽而沉緩,節拍疾徐相間,完全合乎感情的自然漲落,造成跌宕起伏的節奏美。從用韻上看,句句用韻,一韻到底,且用的又是洪亮的“發花”轍韻。這種節奏與韻律的完美結合,無疑有力地幫助了內在情緒的表達,使人強烈地感受到抒情主人公噴發的激情與鮮明的反抗性格。
上一篇:《秦漢民歌·飲馬長城窟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清代民歌·(八角鼓)怕的是》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