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秦瓊有公干,離了濟南。
押解著二犯,身上雕鞍,渴飲饑餐。
這一日,正走中間抬頭看,來到臨潼山。
見一伙無數(shù)兵馬來作亂,喊殺連天。
直殺的太原李公真龍出現(xiàn),馬上危難。
英雄怒沖冠,哎喲打馬又加鞭,
手拿著雙锏,一馬當先,
施英雄,才把兵殺散,楊廣兵亂竄。
哎喲李淵便開言:恩人且住,把姓名傳。
秦叔寶手拿雙銅仔細看,名字露半邊。
李老爺說:這是窮神來救難,太原蓋窮觀。
——清·華廣生輯《白雪遺音·馬頭調(diào)帶把》
這是描寫和歌頌隋末唐初武將秦瓊見義勇為的故事。
秦瓊(?—638),唐初將領(lǐng)。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隋末從張順陀鎮(zhèn)壓盧明月、李密等起義軍。張順陀敗死后,不久又歸附李密。李密敗后,投王世充。不久又投唐,任馬軍總管,從李世民擊敗宋金剛、王世充,鎮(zhèn)壓竇建德、劉黑闥起義軍,為唐高祖李淵建立和鞏固唐王朝立了戰(zhàn)功。
這首民歌是取材于小說《說唐全傳》第四回“臨潼山秦瓊救駕”和戲曲《秦瓊救駕》。寫隋文帝之子楊廣欲除去太子楊勇而自立,便遍結(jié)黨羽,并用財帛拉攏朝中文官武將,獨李淵不受。文帝廢勇立廣,淵上疏進諫,使廣更懷恨在心,屢欲加害。趁李淵還鄉(xiāng)之機,楊廣遣將于臨潼山截殺,李淵被困。時秦瓊正押解二個犯人路過,便奮力解救,使李淵終于脫險。所謂“直殺的太原李公真龍出現(xiàn)”,即指唐高祖李淵。因李淵在隋末曾任太原留守,故稱他為“太原李公”。 “真龍出現(xiàn)”,是指他后來做了唐朝的開國皇帝,被稱為“真龍?zhí)熳印薄:罄顪Y為報答秦瓊救駕之恩,特建報恩殿,塑秦瓊像于殿中。跟小說、戲曲不同的是,民歌突出秦瓊是“救難”的“窮神”。
上一篇:《世態(tài)炎涼》原文|賞析
下一篇:《五更愁》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