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1),小紅低唱我吹簫(2)。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解析】《宋詩紀事》卷五十九:“《硯北詩話》:‘小紅,順陽公青衣也,有色藝。順陽公之請老,姜堯章詣之。一日,授簡徵新聲,堯章制《暗香》、《疏影》二曲,公使二妓習之,音節清婉。公尋以小紅贈之。其夕大雪,過垂虹,賦詩云云。順陽公即范石湖。”一首好詩寫出來實在是不容易,仿佛一場大捷,也須天時地利人和之類。姜白石應范成大之邀,并“徽新聲”,靈感一動,得《暗香》、《疏影》二首新詞(疑是延用林和靖詩句,見前)。姜白石又是個大音樂家,自度新曲。范成大詩詞能手,他喜愛白石詩的清新幽雅,重要的還是這新聲攝住了他,為他所不能。范成大乃出二歌妓習之。歌妓習唱之時,白石恐已為小紅的“色藝”所嵌制,眉目之間又恐為范成大所覺察。于是范氏一喜之下,將小紅贈之,船載而歸。此時作者喜上加喜,未知其幾喜矣。而這喜又是在長久的憂愁基礎上頓然生出的。何以見得?《疏影》中便有“昭君不慣胡沙遠”之句以寓托憂民憂國憂社稷的心緒,即如《揚州慢》一詞觸目皆可見其憂。此時,突然喜上心頭,乃有這樣的好詩。這詩極自然,極平白,極平淡,卻又極深沉,極幽雅,極愜意。喜之如狂卻極寧靜,詩其平淡而了無俗氣。如前文注釋之所提示,“小紅低唱我吹簫”一句,實為千古之佳句。清新、幽婉、沉寂、明朗、既有合目則見的畫面,又有悠然輕緩的聲音,還有發人深思的情感,又都寄寓著詩人飄逸高雅的情操。這個小紅,實在可以稱作一個藝術形象,如朦朧月色中之觀美女,其音容笑貌皆在清晰與模糊之間,給人無窮玩味的余地,深有“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的朦朧感。然而,尤為朦朧的還是作者與小紅之間的感情。前段引文有“其夕大雪”四字,可見是相識的當晚。金黃色的月光,銀白色的大雪,二人不說話,只是唱歌。除了這種高雅的情趣之外,還有國難民艱的哀思縈回在二人的心頭。此詩收尾二句,也極傳妙,大有“唐詩三昧”之魅力。“曲終過盡松陵路”,說明所思所謳時間之長。”回首煙波十四橋”,說明是月夜。作者托出一個空蕩蕩的景來,逼使讀者對著空景陷入沉思,國家的災難,個人的幸福……思緒無窮。
上一篇:經典《載馳》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過塔子嶺》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