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是土,吃久糊涂;
畝仔無顧,親戚斷路;
茼蒿衫,菠薐褲;
雞屎藤,做棕步,
甘蔗哈,做頭布;
見雞掠,見狗虖;
今日無涂,千艱萬苦;
明日無涂,大仰難度;
后日再無涂,一命嗚呼。
——《中國歌謠資料》第一集
這是鴉片戰爭前后,流傳在廣東沿海一帶的一首民謠,形象地描繪了吸食鴉片者悲慘的生活狀況,從而揭露了帝國主義者鴉片貿易的罪惡,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強烈的反映了人民群眾對鴉片流毒的痛恨。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英、美等帝國主義國家,為要打開中國的大門,進行可恥的掠奪,對中國大量輸入鴉片,致使“鴉片煙流行內地,大為風俗人心之害”(道光元年上諭), “鴉片局各處城鄉市鎮所在都有”(道光十一年上諭),形成“鴉片吸食者不可勝數”、 “幾成積重難返之勢”(黃爵滋等奏表)。廣東及沿海一帶,情況尤為嚴重。士民人等,一旦吸食上癮,就欲罷不能,逐步陷入苦海。 “竭其終歲之操作,不足以償闇室之一燈”。(夏燮《中西紀事》)不僅終年辛勞所得,都用來償付鴉片煙價,甚至為之傾家蕩產,顧不上妻子兒女,直落得衣食不給,流落街頭,六親不認,投靠無門。毒癮發作,就拐騙偷拿,無所不為,廉恥喪盡,人人厭惡而無力自拔,最終只能是倒斃街頭,了此一生。
這首民謠是以廣東方言記載的。畝仔:畝、母同音,指妻子;仔,兒子。畝仔即妻子兒女。茼蒿,食用蔬菜名,葉呈破碎狀缺口。菠薐即波菜,葉子四沿參差不齊。雞屎藤,不值錢的劣質藤。棕步,扎發辮的頭繩。哈,方言記音,干枯而空心的意思;甘蔗哈,指干枯的甘蔗末梢部分。虖(hu,呼),大聲呼叫。涂,與途通。大仰,形容極度、最大限度的意思。全詩完全是方言口語,通俗流暢,立意顯豁,直截了當的告誡人們:鴉片吃上了癮,人就身不由己的糊涂了,就會不顧家庭妻兒,斷絕了親朋往來,走上了人生絕路。中間部分,以形象的比喻,描繪了鴉片吸食者衣衫襤褸的窘苦狀況,以及他的不端行為。最后三句排比句式,對鴉片吸食者發出強烈的警告:今日的千艱萬苦,已是走投無路;若不覺悟,明日還是無路可走,就大限難度了;再不覺悟,就只能是一命嗚呼,魂歸西天。表達了作者希望鴉片煙鬼及早戒煙,回頭是岸,重新做人的善良愿望。
上一篇:《顛倒語》原文|賞析
下一篇:《鸞鳳夢》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