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舜欽
花枝低欹草生迷,不可騎入步是宜。
時時攜酒只獨往,醉倒唯有春風知。
蘇舜欽在遭到政敵陷害,削職為民之后,隱居蘇州,滄浪亭就是詩人在蘇州城外購置的游憇之地。此詩寫詩人在春日獨游滄浪亭的情景。
正是仲春時節,繁花似錦,花枝都重甸甸地低垂著。繁茂的春草已覆蓋了路徑,使人目迷。此句中并未用“萬紫千紅”之類的詞語,但“低敧”和“迷”字卻形象地寫出了春日草木欣欣向榮的景象,又暗示了這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場所,所謂善用側筆。第二句說詩人系馬園外,緩步入園,既表示了詩人對嬌花嫩草的憐愛之情,又交代了題中的“步”字,筆墨很是經濟。三、四句寫詩人在這一派春光中的作為:他常常獨自到來,飲得酩酊大醉,只有拂煦的春風知道這一切!從表面上看,這也是形容詩人對園中春景的喜愛:使他陶醉的不只是酒,也是滿目的春色。而春風更被詩人目為知己,難怪他要“時時獨往”了!但在骨子里,這兩句詩別有感慨。蘇舜欽夙懷大志,他是被迫退出政治舞臺的。當他隱居蘇州之后,一方面嘯傲山水,鄙視名利;另一方面又為自己壯年失志而憤憤不平,這在他的《滄浪亭記》中寫得很清楚。這兩句詩中流露的孤傲情愫,正是詩人不甘寂寞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其他詩篇中往往以憤激的語言來表述內心的感慨,如“庶得耳目清,終甘死于虎”(《天平山》),而此詩中卻出之以十分含蓄的方式,從而使這種感慨變得更為深沉。
上一篇:孔稚圭《游太平山》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曾鞏《西樓》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