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樹道上
春園就蕪穢①,雜樹生蒙茂②。不知雨露功,長養何多術。婆娑使人憐③,斬伐終余恤④。乘時聊徙植,于以托吾室。交生兩相當,列映直如一。轉令門巷新,遂放雞豚出。修修原上風⑤,團團村邊日。紛吾本蹇劣⑥,兼爾抱憂疾⑦。敢學成都桑⑧,而謀荊州橘⑨?愿及垂陰成,初志儻此畢⑩。
①就,即將。 ②蒙茂(miè),草木叢生狀。 ③婆娑,紛披貌。④終余恤,終為我所不忍。 ⑤修修,形容風聲。白居易《舟中雨夜》:“江風冷修修。” ⑥紛吾,屈原《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紛,盛多貌。蹇,困苦。 ⑦爾,如此。 ⑧敢,豈敢。成都桑,蜀相諸葛亮逝世前,曾上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 ⑨荊州橘,《太平御覽》卷九六六引《漢書》曰:“江陵之千樹橘,其人皆與千戶侯等。”唐楊衡《送王秀才往安南》:“無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江陵為荊州治所。又《獨異志》:“李衡江陵種橘千樹,歲收其利,謂其子曰:吾有木奴千頭,可為汝業。”李衡實為三國吳丹陽太守,種橘為其任上時事。 ⑩儻,通“倘”,表示期望。
【說明】 樹木是有生命的,依靠累年的雨露之恩,才能長得搖曳生姿。詩人將它移植道上,也好映托自己居室,亦即陶淵明《讀山海經》“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之意。這樣,頓使門巷氣象一新,雞豚得以交游。原野風來,樹邊日升,既清涼又明朗,詩人以多病之身,也得漫步其間。只望日后長得更高大些,眼見綠葉成蔭,詩人的心愿也就完成了。
詩人自己雖然抱病衰弱,全首詩卻洋溢著生活迸發時的快感,而又表現得平和通侻,不溫不火。
上一篇:《漂母祠》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衍古諺》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