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蕡
【作者介紹】
孫蕡(1334—1393),字仲衍,順德(今屬廣東)人。洪武三年(1370)舉鄉貢進士(他書作“中進士”,非),授工部織染局使。后為平原主簿,以牽累被逮,命他筑京師望都門城墻。吟誦為粵聲,主事者奏聞,乃召見,命誦所吟詩,“語皆忠愛”,因而獲釋。其《西庵集》中的《輸役蕭墻》,當為此詩,中有“仰瞻東華門,祥風拂左纛。卿云護彤軒,翚鳳麗羽翰”等語,或即所謂“語皆忠愛”。
洪武十五年,起為蘇州經歷(掌管文書),又坐累戍遼東。二十六年,明太祖大治藍玉黨,因曾為藍玉題畫,遂被殺。這時他的門生黎貞亦戍遼東,尸才得收殮。《明史》于此表而出之,亦以彰弟子之風義。
他在元末,本隱居以避亂。明將廖永忠征兩廣,他為據嶺南的元將何真草降表。入明后,做的都是小官,而三次獲譴,都因坐累之故,末了一次,竟至喪命,其實藍玉也只是驕橫而無謀反意。
有的書上記臨刑時曾口占一絕,中有“黃泉無客舍,今夜落誰家”語(后亦有人附會為金圣嘆臨刑詩),但此詩實五代時江為所作,《全唐詩》卷七四一曾有收錄。《明史o孫傳》則說“臨刑,作詩長謳而逝”,語亦模棱,似明知詩為江為詩,偏又含混地說他臨刑曾作詩。四庫本《西庵集》亦作詩而收之。
他是粵詩派的先驅,與黃哲、王佐等結南園詩社,時稱南園五先生。其詩古風較優,但有的嫌繁縟,七絕無甚可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當元季綺靡之余,其詩獨卓然有古格”,但如《楊妃出浴》、《楊太真對鏡圖》等,仍不脫綺靡之習。
上一篇:《吳承恩》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寄別元美》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