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鶯歌
千林入秋露氣清,林中尚有黃鶯聲。似與群蟬爭意氣,東林飛過西林鳴。向來春風花滿城①,柳條拂地如長纓。綿綿蠻蠻斷復續②,千人萬人側耳聽。高樓半醉客,閣盞停吹笙③。白馬貴公子,挾彈不敢驚。此時胡為不喜聽④?奈何節序移人情。只合深藏緘爾口,亦有妒爾金衣明⑤。反舌無聲良已久⑥,伯勞布谷俱潛形⑦。秋鶯秋鶯爾能翩然入幽谷,老翁歌詩送爾便覺心和平。
①向來,從前。 ②綿綿蠻蠻,指鳥聲。《詩經小雅綿蠻》:“綿蠻黃鳥,止于丘阿。” ③閣,通“擱”。 ④此時,指秋天。胡,怎,何。 ⑤金衣,黃鶯別名金衣公子。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上:“明皇每于禁苑中見黃鶯,常呼之為金衣公子。” ⑥反舌,百舌鳥。《禮記月令》:“反舌無聲。”疏:“反舌鳥,春始鳴,至五月稍止。其聲數轉,故名反舌。” ⑦伯勞,又名鵙或鴂。布谷,又名鸤鳩、勃姑,以鳴聲似“布谷”,鳴又在播種時,故名。
【說明】 春天是黃鶯爭鳴時節,既入秋令,便露肅殺蕭條之氣,卻還在林中啼叫,似欲與群蟬爭意氣。老人為此而惋惜,勸它入幽谷而深藏緘口,亦詩人溫柔敦厚之意。
上一篇:《盤山絕頂》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程敏政》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