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懷林
年在桑榆身大同②,吾今哭子非龍鐘③。交情生死天來大,絲竹安能寫此中④?
①懷林,見說明。 ②桑榆,指暮年。當時作者約七十歲。大同,今屬山西。 ③“吾今”句,意謂我今哭你不是由于自己年老衰憊緣故,逗出下句。 ④“絲竹”句,《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安)語王右軍(羲之)曰:‘中年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絲竹本亦陶冶性情,但這時的心境卻非借絲竹能夠表達,而是需要更真實激越的感情。
【說明】 萬歷二十五年(1597),作者應大同巡撫梅國楨之邀往大同。懷林是龍潭芝佛院的小僧,聰明好學,曾隨侍身邊,并作《梁山泊一百單八人優劣》。李贄聞他死訊后即作詩四首哭之,這是末一首。
李贄很重友情,這時又聽到有人要殺他,而懷林年輕,卻先他而卒。生死交情,故別有凄傷之情。
上一篇:《凱歌》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夕陽》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