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鼎調羹》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書·說命下》:“爾惟訓于朕志,若作酒醴,爾惟麴蘗;若作和羹,爾惟鹽梅。”舊題漢·孔安國“傳”:“鹽咸,梅醋,羹需鹵醋以和之。”又,《魏書》卷十九中《任城王澄》:“(任城王)云長子澄,字道鎮,少而好學。……澄曰:‘臣誠才非臺弼,智闕和鼎,脫得濫居公鉉,庶當官而行,不負愚志。’”又,唐·司空曙詩《御制雨后出城觀覽敕朝臣已下屬知》:“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堯名。”
【釋義】《尚書》的意思是:臣子的作用就如做酒時的酒藥,作和羹時的鹽、梅(古時用梅調酸味)。鼎,古時食器,和鼎調羹比喻大臣輔佐君王治理國家。
【例句】①入闕朝京,攀龍附鳳,和鼎調羹,論道興邦。(劉時中套曲〔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前套)〔一〕)祝愿高監司回朝覆命得到重用,輔佐君王治理國家。②自休官清煞陶家,為調羹俗了梅花。(張可久〔越調·寨兒令〕《次韻》)調羹喻指做官,是說當年做官,帶累一向有清雅之名的梅花也因此沾上俗氣了。③調和鼎鼐理陰陽,位列鵷班坐省堂。(白樸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張九齡道白,他當時正是丞相,助天子“理陰陽”。④調和鼎鼐理陰陽,萬里江山屬大邦。(關漢卿雜劇《狀元堂陳母教子》楔子)寇準道白,言自己助帝王治理國家。⑤臣不曾調鼎鼐,又不曾理鹽梅。(高文秀雜劇《保成公徑赴澠池會》第二折〔迎仙客〕)藺相如自謙之詞。⑥您怎生燮理陰陽,調和鼎鼐?(鄭光祖雜劇《輔成王周公攝政》第四折〔掛玉鉤〕)周公回憶當年受流言之困,無法治理朝政。
上一篇:元曲典故《和靖》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壺天》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