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黃雀行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1)。利劍不在掌(2),結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3)?羅家見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4),黃雀得飛飛。(5)飛飛摩蒼天(6),來下謝少年。
【譯詩】高大的樹易招來悲涼的風,廣闊的海水易掀起飛波。權力的利劍不在手中,結交朋友又何必那么多!你沒看見籬笆上的黃雀,見到老鷂來嚇得撞入網羅?張網捕雀的人得到雀兒歡喜不盡,少年見到雀兒落網悲傷不堪。拔出劍來挑破羅網,黃雀輕快高飛直上云天。輕快高飛掠過蒼天,再飛下來致謝于少年。
【解析】這首詩借少年拔劍削網救黃雀的故事,抒寫朋友遇難而自己無力援救的悲憤、苦悶心情,表達了自己想沖破黑暗勢力追求自由生活的強烈愿望。詩的開頭,以“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起興,來暗示政治環境的風波浪險。從壯闊的自然景色變化中,渲染了一種凄婉、動蕩的氣氛。這時,正是曹植的許多朋友遇害而他無力救助之時。因此,面對這惡風險浪,他發出了充滿憤慨的哀嘆:“利劍不在掌,交友何須多”!權力,斗爭,是殘酷無情的。作者又用“籬間雀”“見鷂自投羅”再設喻,說明政治勢力險惡,它到處布下陷阱,想逃也逃不脫的。作者把難以敘說的政治的險惡寓于具體的形象之中,讓人去體味、去思索。而后,作者便用對比句式,表明“設羅者”與“少年”的截然不同的態度:“羅家見雀喜,少年見雀悲”。在似乎平靜的敘述中,蘊含著作者對“羅家”的不滿與鄙視,隱藏著詩人難以訴說的悲憤!在這悲憤與不滿中,作者慨然揮筆,為我們畫下一個膽大敢為的少年勃勃英姿:“拔劍捐羅網”——這是多么大膽的行為,他敢于無視“羅家”之威,憤然揮劍,削斷羅網,使“黃雀得飛飛”。他幻想著一種正義的力量沖破那巨大的黑暗勢力,使被迫害之人得以解救,得到自由。詩以“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作結,再次流露其遭受迫害時積極要求解救的思想感情。作者采用寄托和比喻的寫法,抒發自己的情懷,不露痕跡,形象、委婉、含蓄。本詩情感沉痛深摯,情調蒼涼悲壯。
上一篇:經典《野步》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釣魚灣》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