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南國有佳人(1),容華若桃李(2)。朝游江北岸,日夕宿湘沚(3)。時俗薄朱顏(4),誰為發皓齒(5)?俛仰歲將暮(6),榮耀難久持(7)。
【譯詩】南方有德才兼備的美人,容貌像桃李一樣絢麗嬌柔。早晨游遍大江北岸,晚上住宿在瀟湘小洲。可憐當時習氣輕視美色,有誰肯為放開歌喉?俯仰之間年紀將老,人的青春容顏不能久留!
【解析】這首詩,作者以佳人自喻,慨嘆自己的才德不為當時所重,憤怨年華易逝而功業無成。曹丕稱帝后,極力排斥曹植,誅殺曹植左右的人如丁儀、丁廙等,還借故貶曹植之爵位。曹植依自己之才,曾上表,真誠表示自己的輔主濟民的決心,但曹丕一概不予理睬。詩的前四句,詩人以“佳人”自喻,說自己為尋求真正的悅己者,竟不惜到處奔波。你看:“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游江北岸,日夕宿湘沚。”這位美人受盡寒霜、奔波之苦,歷盡了冷落、孤伶之難,竟未遇到一個悅已者,豈不悲哉!這位美人為何受到如此冷遇?詩人在下面就明確地揭示出來了:“時俗薄朱顏”。正因為當時的人們不注重美色——也就是說,正因為當時的執政者不重視賢才,所以,有德、有才的人,也不會被舉薦、被重用。人生短暫,青春易逝,就像紅花易謝一樣。這首詩,全篇以美人自喻,用托言詠志的手法,表達了自己怨憤,構思奇巧,韻味無窮。
上一篇:經典《雜詩》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雜詩》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