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二首)
一
忍把光陰付逝波(1),這般身世奈愁何?楚囚相對無聊極(2),樽酒悲歌涕淚多(3)。祖國河山頻入夢(4),中原名士孰揮戈(5)?雄心壯志銷難盡(6),惹得旁人笑熱魔(7)。
二
煉石無方乞女媧(8),白駒過隙感韶華(9)。瓜分慘禍依眉睫(10),呼告徒勞費齒牙(11)。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飄泊我無家(12)。一腔熱血愁回首,腸斷難為五月花。
【解析】這二首“感時”詩是女詩人1906年所作,發表在《中國女報》上。
第一首,詩人珍惜時光流逝,禁不住發出感時悲嘆。“楚囚相對”這一典故,可以引出讀者對中國歷史的反思,讓人感到詩人并非一味地慨嘆個人身世,而是清醒地將自己置身于整個救國洪流之中。遺憾的是清末之時泱泱華夏揮戈捍衛祖國者則寥寥無幾。“雄心壯志銷難盡,惹得旁人笑熱魔”,女詩人空有宏圖大志,卻得不到當時國民的理解。長歌當哭,飲酒消愁,詩人疾呼著那些愿為祖國河山持刀搏殺的勇士們早日出現。全詩貫穿著一股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第二首,詩意承接上首,女詩人直接剖析歷史,“呼告徒勞費齒牙”,革命者竭力宣傳號召,而奮起響應者卻不多,這是令人悲哀的。女詩人面對殘酷的現實,并沒有失去信心,而是更加深情地勸誡世人“祖國陸沉人有責”。這是兩首情調高亢,傾注著女詩人一腔熱血的詩篇。詩人自身高大的形象赫然挺立在讀者面前。她憂國憂民,面對痛苦的中國現實,熱淚盈眶。尤其在廣大群眾仍處在愚昧、昏睡中時,她仍奔走呼號,雖然內心中充滿了憂慮,常常對酒消愁,但堅定的愛國壯志至死不渝。
上一篇:經典《惜誦》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