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零陵郡次新亭
江干遠樹浮(1),天末孤煙起。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滄流未可源(2),高颿去何已(3)!
【譯詩】江岸遠樹浮動,天邊孤煙飄起。江天渾然一色,煙樹合為一體。滄海未知源頭,高帆怎能休止!
【解析】詩通過對長江及兩岸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不倦的探求精神。前四句是一副極令人迷戀、陶醉的山水畫:江、樹、天、云,都在隱隱約約之中透出使人說不出的美,這美,只能在個人心中細細體味、賞玩——自然界的美和人心的美,融合在一起了,渾然一體!置身于這朦朧的美中,人的探尋,人的追求,怎么能夠停止呢?“滄流未可源,高颿去何已!”滄流的源頭沒探查清楚,升起的風帆怎能中途而止呢?作者對美好事物尋根探底,不溯源頭,決不罷休的不懈的追求精神,躍然紙上。本詩對景物描寫真實、自然、秀美,是生活體驗的結晶;抒情就勢而發,順理成章。用詞準確、精當,語言宛轉流利。
上一篇:經典《中秋月》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樂府》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