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①
周密
送陳君衡被召①
照野旌旗,朝天車馬②,平沙萬里天低。寶帶金章③,尊前茸帽風欺④。秦關汴水經(jīng)行地⑤,想登臨、都付新詩。縱英游⑥,疊鼓清笳⑦,駿馬名姬。酒酣應對燕山雪,正冰河月凍,曉隴云飛⑧。投老殘年,江南誰念方回⑨?東風漸綠西湖岸,雁已還、人未南歸。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鑒賞】 這是一首很特別的送行詞。宋室傾覆以后,陳允平應元王朝征召至大都 (今北京) 做官,周密則隱居不仕,兩人的政治立場出現(xiàn)了大的不同。詞中不見對朋友的勉勵,更多的卻是不冷不熱的嘲諷。
上闋 “照野旌旗,朝天車馬,平沙萬里天低。” 起句破空而來,寫陳允平奉召北上途中場景,旌旗遍野,車馬隆隆,行色很是壯觀。前兩句是儀仗,后一句是途景,相互輝映,很有氣勢。“平沙” 而 “萬里“,已現(xiàn)大野的平闊,再加上“天低”,氣象就越顯宏闊雄渾了。以上三句是遠景。接下來兩句寫近景,寫征人: “寶帶金章,尊前茸帽風欺。” 寫陳的裝佩和風貌,突出了他的榮寵顯達。“茸帽風欺”,略顯得意之態(tài),別有一番意味。以上是實寫。以下則承接“平沙萬里”,想象朋友在北地的享樂生活,是虛筆。“秦關汴水”,依然就行途來寫。“疊鼓清笳,駿馬名姬” 是“縱英游” 的寫照。寫朋友雖然備受新朝器重,可以縱情英游,但這一切都是在故國的秦關、汴水上進行的。舊臣為新朝所用,在作者看來并非是榮耀,而恰恰是一種恥辱。
下闋以 “應” 字遙接上闋的 “想” 字,繼續(xù)虛寫朋友在北地的生活。“燕山雪” 飄,“冰河月凍,曉隴云飛”,是北國冬日景象。“月”、“曉” 說明朋友暢飲通宵達旦,以至“酣”,表明朋友認為他鄉(xiāng)即我鄉(xiāng)、新朝即舊朝這樣一種觀念,別的一切自然是不會去管的。緊接著筆鋒陡地一轉(zhuǎn),指向自身: “投老殘年,江南誰念方回?” 以方回自比,說殘年垂老,隱居江南,不會有人想起。“方回”,當包括所有眷戀前朝的江南遺民。“東風漸綠西湖岸,雁已還、人未南歸。” 用雁的北還反襯人的不歸,抒寫別后的凄涼孤苦以及對故人的思念心情。最后兩句疊進一層: “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看似情誼無限,相思苦極,實含難言之隱。從上文可以看出,作者對朋友的晚節(jié)不保是有微詞的,只是表達得比較含蓄罷了。
全詞含蓄深沉,字里行間浸透著亡國的辛酸,但表面上對友人還是客氣有加,不露聲色,把政治態(tài)度和友情之間的關系處理得十分得體。
上一篇:《吳文英·高陽臺》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鷓鴣天》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