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趙以夫·揚州慢》
趙以夫
瓊花,唯揚州后土殿前一本。比聚八仙大率相類,而不同者有三: 瓊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黃,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不同者一也。瓊花葉柔而瑩澤,聚八仙葉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瓊花蕊與花平,不結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結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友人折贈數枝,云移根自鄱陽之洪氏。賦而感之,其調曰 《揚州慢》。
十里春風,二分明月,蕊仙飛下瓊樓①。看冰花翦翦②,擁碎玉成毬。想長日、云階佇立,太真肌骨③,飛燕風流④。斂群芳、清麗精神,都付揚州。雨窗數朵,夢驚回、天際香浮。似閬苑花神⑤,憐人冷落,騎鶴來游。為問竹西風景⑥,長空淡、煙水悠悠。又黃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鑒賞】 瓊花可能是聚八仙的一個變異品種。據詞序中說,天下瓊花只有揚州有,而揚州也只有后土殿之前有一棵。其他的 “瓊花”,只不過是聚八仙而已。兩者間的區別,自唐宋以來,眾說紛紜。除了這首詞小序中所說的三點不同外,又有說聚八仙為八瓣,而瓊花為九瓣的,也有認為聚八仙為八朵花叢生,而瓊花多為九朵的。這株天下無雙的寶貝花,脾氣孤傲,據周密 《齊東野語》 等書記載,北宋時,曾有人從瓊花根部分出一個子株,移植汴京禁苑中,這株花春天就枯萎了,沒辦法只好又把它移回后土廟,它馬上又繁榮起來。南宋時又想分株移入杭州皇苑,它也憔悴不開花。后來用瓊花的孫株嫁接在聚八仙上,它才活了下來,并繁衍開來。南宋初,金兵南侵,這株瓊花幾次遭劫,枯榮幾次,頑強地活了下來。南宋末,元兵滅南宋,屠揚州,瓊花從此枯死不再復活。今天所見的瓊花,只是瓊花的孫枝與聚八仙的雜交后代而已。其香味、色澤已大遜于原本瓊花。歷代詠瓊花的詩詞文賦不計其數,趙以夫這首瓊花詞,寫得比較清麗簡要,沒有過多地糾纏于那些 “榮枯感應” 的傳說,而著重寫了瓊花的精神意境。詞的開頭,寫瓊花的家鄉及來歷。“十里春風”、“二分明月”,都暗指揚州。唐杜牧有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的詩句;另一位詩人則有 “三分天下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的詩句。“蕊仙飛下瓊樓”,首先突出了瓊花的一個最突出的妙處——它與其他所有的花卉不同,它只有獨一株,它不是塵世固有的,而是天上的花仙,從玉樓中飛下來的。歷代人都對瓊花的來歷大惑不解,許多書上都說“不知何木”,意思是說,不知這瓊花是一種什么樹什么花,只因其微黃如玉,故稱為瓊花。又因其蕊與花平,故稱其為 “蕊仙”。說她并非是地上土生土長的,而是天上飛下來的,也可以算是一種解釋吧。“冰花”、“碎玉”,是寫其外觀如冰如玉,晶瑩可愛。“云階佇立” 句寫其位置在后土廟前。“太真肌骨”、“飛燕風流”,則把她比喻為兩個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美人。上闋最后兩句,是說把天下所有花卉的清麗都聚攏來,放到揚州才生出了如此奇異的花兒。下闋寫瓊花夢中回到天宮,驚醒后還在天邊留下了余香。瓊花好像是憐惜人間不夠熱鬧,因此才來此一游。所謂 “騎鶴來游”,出自古詩中 “騎鶴下揚州” 的說法。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富有、成仙、美女相伴是人生三大快事,因此有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的夢想,騎鶴即指成仙,下揚州,是因為天下美女數揚州最美。這當然是那些闊佬們的貪婪想法,作者在這里用“騎鶴來游”,雖然是指成仙而言,但把瓊花與騎鶴這種虛妄俗氣之事相聯系,不能不說是個敗筆。好在下文又寫了 “煙水悠悠”等比較空靈的意象,總算為瓊花又找回了一些美好的高潔意境。特別是結句“又黃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似乎是指瓊花幾次遭難的事,從而為全詞增添了深沉的歷史內容。
上一篇:《姜夔·揚州慢》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摸魚兒》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