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村居
茅檐低小①,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②,白發誰家翁媼③。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④,溪頭臥剝蓮蓬。
【鑒賞】 這是一首澹語清新,充滿詩情畫意的小令。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寫農村某一人家的環境和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場面。
上闋寫環境和老夫妻的和睦。首兩句寫這戶人家有一所低矮的小茅屋,緊靠著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平淡的兩句點明了題目中 “村居” 的地點、狀況,還勾畫出了清新秀麗的 “村居” 風景。后兩句寫一對白發夫妻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互相敬酒,一邊悠閑地聊天,他們在醉酒后還用吳語互相取悅于對方。一種和諧、溫馨、愜意的幸福生活真切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這對翁媼的生活代表了農村眾多老年夫妻的生活樂趣。
下闋四句,寫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純用白話直陳其事。大兒子是主要勞力,正在溪流的東頭為豆苗除草。二兒子年紀尚小,所以在家做編織雞籠的輔助勞動。三兒子不懂世事,只是任意地調皮頑耍,但他躺臥在溪頭剝下的蓮蓬能做蓮米羹,也不是一點沒有意義。他那種橫躺豎臥,哪種姿式夠得上就用哪種姿式,以及邊剝邊吃的憨態,也可想而知。“臥” 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兒子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來了。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用了三個 “溪” 字,緊緊圍繞小溪展開人物活動,所以“溪” 字起著活躍畫面的關鍵作用。在藝術構思上顯得清新優美、樸實安逸,給人留下了難忘的農村生活景象。
全詞把一家老小村居生活的不同面貌和表現情態描繪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若不是大手筆是難以達到如此高度的。
上一篇:《柳永·浪淘沙慢》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王安石·漁家傲》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