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冉
長信多秋草,昭陽借月華。
那堪閉永巷,聞道選良家!
唐人絕句中有許多反映宮廷婦女不幸命運的篇什,這就是所謂“宮怨詩”。皇甫冉的這首五絕與同類題材的絕句相比,不失為能夠自出機杼的佳作。
頭兩句用對比手法寫出抒情主人公的悲慘遭遇。“長信”和“昭陽”原來都是漢代宮殿的名稱。漢成帝愛上趙飛燕、趙昭儀兩姊妹后,失去成帝寵愛的班婕妤主動請求到長信宮侍奉太后,以了余生;而趙昭儀所居住的地方是昭陽殿。唐代詩人常以“長信”指稱后宮失寵者之所居,而以“昭陽”指稱后宮得寵者之所居。本詩的抒情主人公也是一位失去皇帝恩寵的宮廷婦女,她住的地方秋草蕭條,凄涼冷落;比一比受到皇帝恩寵的妃嬪的宮殿里熱鬧、歡樂的景象,更增添了她的哀怨。“多秋草”,暗用了班婕妤《自悼賦》中“宮殿塵兮玉階苔,中庭萋兮綠草生”的句意。“借月華”,可以看作是在比喻“昭陽殿”中的人獨得皇帝恩寵,但也不妨看作是在實寫女主人公秋夜在月光中望見昭陽宮時的感受,與王昌齡《西宮春怨》中“斜抱云和(云和,瑟名)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的情景相仿佛。
后兩句詩把前兩句描寫的哀怨推向更加深廣的境界。句中的“永巷”原是漢代幽禁妃嬪或宮女的地方,也就是冷宮。女主人公自己失寵后被幽禁,情景是夠凄慘的了,但當她聽說朝廷又在選民間良家美女入宮的時候,想到又將有許多不幸的姑娘將要像自己一樣在這與世隔絕的牢獄般的后宮之中埋葬自己的青春,她更加感到無比痛心。“那堪”二字,把她的哀怨之情推向了高峰:這位境況凄涼的女主人公從自己的不幸中推想到更多姐妹的不幸,因此她不僅在為個人命運而暗自嗟嘆,而且也在為許多和她一樣的姐妹們的共同命運而痛心疾首。在自己陷入苦難深淵的情況下,還能推己及人,對不幸的姐妹們表現出這種真誠的同情心,可見這位女主人公的性格是多么的善良。從這樣一位善良的婦女心靈深處進發出來的凄婉、慘痛的哀號,怎能使讀者的心弦不為之劇烈地震顫呢?
皇甫冉這首五絕可能是從王維的五絕《班婕妤》(二首之一)變化而來的。王維詩云:“宮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聞風吹,門外度金輿。”(“金輿”指皇帝車乘)兩首五絕第一句都采用宮中“秋草”的意象,第三句也都用“那堪”二字造成章法上的婉曲變化,這是它們的形似之處;但皇甫冉的詩中描寫了女主人公推己及人的同情心,這就在立意和構思上都比王維的那首詩略勝一籌,顯示出詩人“襲故而彌新”(陸機《文賦》)的藝術上的獨創精神。
上一篇:皇甫冉《送王司直》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端《拜新月》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