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橫沙國家旅游度假區》原文、賞析、鑒賞
位于長興島東側長江入海處,屬寶山區,距吳凇鎮水程27公里,至東海1.7公里。由泥沙堆積而成,規模形態尚未定型,是一個正在形成過程中的島嶼。傳說在很早的時侯,有一對錦雞在上飛過,忽遇風浪,被巨浪淹沒,橫埋在江底的泥沙中,不久這兒出現了一片沙洲,人們就稱之為橫沙了。該島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始露水面,后逐漸向西擴展,并經過人為圍墾才形成今日橢圓形的現貌。海拔一般不足2米,面積約48平方公里。島上氣候條件優越,主要生產糧、棉、水果、蔬菜、水產等。被規劃為上海市的商品糧棉及良種繁殖的基地,也是頗有發展前途的綜合型旅游區。島上將建成大規模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現代化海濱浴場,可供萬人消夏。在那里人們還可欣賞長江入海的壯觀。
〔現代散文〕 在長江入海口,有一個近橢圓形的小島,它就是近來日益引起人們重視的橫沙島。
從吳凇鎮出發,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水上航程,我們踏上了有安靜小島之稱的橫沙島。島上僅有4輛公共汽車,每天兩班,接送上下船的旅客。除此之處,就很少再見到其他車輛了。據說,島上除了少數服裝加工業,幾乎沒有什么工業。自然環境保護很好,可以說是上海大都會中的一方“凈土”。
汽車沿著島上主干道前行,兩邊是綠油油的莊稼,遠處點綴著農舍,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由于車少、人少,綠色植物多,島上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可與黃山媲美。臨近長江出海口的地理位置,使島上氣候溫和宜人,夏季日平均溫度較上海市區低2至3攝氏度,冬季又高于市區2攝氏度。加上水質純凈,島上多長壽居民,名列全國前茅,確實是度假、療養和旅游的勝地。
接待我們的寶山區旅游公司王經理說,他們已同外商接洽,打算利用橫沙島優越的環境和細潔沙灘,把這里開發建成游樂、度假、療養綜合型的國際旅游區。象是怕我們不相信,他領著我們馬不停蹄地來到島的東部,登上江堤。只見長江水在腳下滔滔流去,入海景色甚是壯觀。遠望天際,水天相連,巨輪如一葉扁舟,那才真正是“唯見長江天際流”,好不叫人心胸開闊。經理說,此處和島的南部均可觀賞海上日出,其景蔚為壯觀。附近海面上還有幾處無人居住的沙洲,漲潮沒入水中,落潮現出水面,當地人常等潮退上沙洲捉魚、拾螺,非常有趣,可為一景。海灘面積為8580畝,環島距岸最大灘面有2公里,最小也有30米。其中島東側有大片平緩細潔的沙灘面積約500畝,是夏季海濱浴場的理想之地。現寶山區與外商合資已在建擁有沙灘車、摩托艇、水上跳傘等游樂項目的海上浴場,同時建有賓館、帳篷村、歌舞廳、野外燒烤等配套設置,每年夏季將可按接待100萬人。
從江堤上下來,我們遇見許多推著自行車,帶著籮筐的人匆匆趕上堤,一問,才知是捕魚船要到了,他們要搶著挑選魚貨趕到集市上去賣。橫沙島的水產品是相當豐富的,尤其是鳳尾魚、銀魚、長江白蝦、鰻魚苗、毛蟹享有盛名。王經理說,島上有專業海洋捕撈及長江捕撈船,每年捕魚3萬7千多擔,島上多數農戶也自己養魚,年產淡水魚551擔,還有蟹、蝦等,這得天獨厚的海鮮土特產,給旅游者餐桌上添上了豐盛的佳肴,大受游客們的歡迎。
淡到吃,王經理又興致勃勃地帶領我們去參觀島上新建的桔園。那是八十年代以后從外引種成功的柑橘林。1992年已擴種到5千畝。每年深秋季節,桔紅之時這里是一片繁忙景象。成千上萬擔柑橘運往上海及江浙等地,同時也吸引了眾多游人上島,一飽口福。柑橘,也成了橫沙島發展旅游的拳頭產品。
漫游環島,我們無時不感到心曠神怡。極目遠眺,對面浦東成一線,聽說橫沙島距浦東開發區僅7公里。為了給浦東開發創造一個良好的外圍環境,市旅游部門一 直在物色一個能集度假、療養、旅游于一體,高標準的國際旅游勝地。現在,這塊寶地找到了,那就是被有關專家稱之為上海僅有的少數“完全自然區”之一,且有大片可供開發的原始土地的橫沙島。雖然橫沙島形成的時間僅百余年,并無歷史勝跡,但它以“天天有花,季季有果”的田園風光而形成的濃郁的旅游特色,為人們所青睞。有理由相信,不用很久,橫沙島將成為上海近郊最吸引人的現代化旅游勝地。
(天寶)
上一篇:詠《安慶·桐城文廟》詩詞散文賞析
下一篇:詠《武漢》詩詞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