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
紅樹醉秋色,碧溪彈夜弦。
佳期不可再,風雨杏如年。
這首詩的作者《全唐詩》題為“湘驛女子”,她當是湖南湘水流域人氏。玉泉溪,其地亦當在湖南。人們說,愛情是人類生活中一塊優(yōu)美動人的天地,是生命最溫柔的時刻;然而一旦失去,對癡情女子來說,就變成“眼中流血,心里成灰”的最痛苦的時刻。這首詩寫的正是后者。
開頭兩句,以情緒化的自然景色的描繪,隱喻過去“佳期”的幸福。嬌艷的紅葉,在一片濃重的秋色中,格外耀眼,就像喝醉了酒似的;青碧如玉的溪流,泠泠琤琤,在寂靜的夜晚流淌,就像琴弦在彈奏。這里把不同時空的景色集中一起,是作者意想中的意境組合,不必看作從白天到黑夜的寫實。一個“醉”字,一個“彈”字,使“紅樹”和“碧溪”兩個自在物象滲入了作者自己的感情體驗,隱喻出一個字面背后的隱語世界。當她被愛情的火焰燃燒起來時,不正是眼前紅葉醉秋般地如醉如癡、鮮艷明媚嗎?當她沐浴在溫馨的愛撫中時,她的心境不正是身邊碧溪夜彈一般的瑩潔溫潤、美妙動人嗎?幸福的感情和心境輻射于自然景物,使其情緒化,又以情緒化的自然景物發(fā)端,隱喻昔日的幸福。
后面兩句轉(zhuǎn)入眼前心情和展望今后日子的情緒的抒發(fā)。“佳期”是對上面所含內(nèi)容的概括,“不可再”則轉(zhuǎn)入眼前處境,有懷戀,有期盼,更大的是失望。從失望的聲口中表現(xiàn)出的仍是癡情一片,單純真摯,鍥而不舍。結(jié)句抒發(fā)對今后日子的玄想:沉沉風雨,渺渺如年,遠得沒有盡頭,怎么度過呢?絕望迷茫之情達于極點。前后兩種境界,形成強烈反差,反映出作者情緒上由熱到冷、一落千丈的變化流程。
多情的靈魂,悲劇的命運。這個主題,早在《詩經(jīng)》的《江有汜》中就有表現(xiàn)了。但《江有汜》中的女子,總是相信那人以后還會和她生活在一起的,通過自慰的方式寬解自己失落的心理;而這首詩中的女主人公卻清醒得多,癡情而不幻想,失望而不自慰,沉浸于痛苦之中而不化解痛苦,所以她的情緒詠唱出來,更為動人。
這首詩反映的愛情性質(zhì)或類型,已難考究。這類詩的價值,不必從社會倫理學(xué)去作判斷,它真實地反映了人們在復(fù)雜的社會生活中(愛情生活即其中一種)心靈的歷程與波動,生存的狀態(tài),生命的呼喚,表現(xiàn)了生命的自然情調(diào),呈現(xiàn)出純真而熱烈的個性,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一個人最質(zhì)樸的感情流露,毫無顧忌地自我剖示,真正的痛苦和渴望的真誠相告,也許就是世界上最動人的篇章。這首詩的藝術(shù)魅力,不就是這樣來的嗎?
上一篇:無名氏《哥舒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柳開《塞上》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