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渾
海燕西飛白日斜,天門遙望五侯家。
樓臺深鎖無人到,落盡春風第一花。
許渾一貧友擬在長安擇屋居住,竟未能如愿,只好薄游(為一點薄祿而游宦)到邊遠的汧隴地方。詩人有感于權貴們樓臺深閉而貧士卜居為難,于是寫了這首詩。
首句喻友人之薄游汧隴。汧隴為今陜甘邊界,在長安西面,故云“西飛”。這一句由“海燕西飛”和“白日斜”兩個意象疊印而成。古詞有“東飛伯勞西飛燕”之句。杜甫《春日戲題》:“東流江水西飛燕,可惜春光不相見。”戴叔倫《寄司空曙》云:“林花落處頻中酒,海燕西飛獨倚樓。”是故詩人每以西飛之燕喻親人友人之遠行別離,含有依戀惜別的情懷。而海燕本為游禽,其棲不在海洋,則在海濱,今宦游帝都而未能卜居,又為薄祿而西至荒僻之地,言外之意顯明。“白日斜”,以景點時,以時造境。友人西去,正當暮色籠蓋,點明上路時正當黃昏,而又為“海燕西飛”設置了背景:在白日斜暉、山路蒼茫之中,一只孤飛的海燕張著疲憊的翅膀,消失在迷茫的天際……意境混茫闊遠,浸漬著詩人對貧士孤客的深切同情。
第二句起則從海燕回望著筆,構思新穎奇巧。“天門遙望”即“遙望天門”的倒文。誰人遙望?自然是“客”、是“海燕”遙望。所以首句“海燕”又是全詩領起,于西飛之中回首天門。古代尊稱君門為天門,這里指帝都長安。海燕望見了什么呢?它看見長安權貴們的第宅連云。史載西漢成帝諸舅王譚五人同日封侯,東漢宦官單超等五人也同日封侯,后世即以“五侯”為權貴的代稱。詩人以形象的筆觸,指出權貴富豪家府第高筑,卻樓閣深鎖,無人居住;第中唯有春花在風中寂寞地開落。同海燕西飛、寒士薄游相對照,妙在全不說破。“夫以逆旅無家之客,望五侯第宅深鎖落花之內,一段寂寥情況,更不忍言”(胡應麟《詩藪》)。
第一花,辛夷之別名。《事物異名錄》引陸游《初夏》詩:“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木筆即辛夷,俗稱迎春花。但第一花又指牡丹。趙秉文《五月牡丹》云:“金盤薦瑞休嗟晚,猶是人間第一花。”后世也有指荷花、指玉茗的。但就“落盡春風”來看,當指春日名花牡丹為確。朱慶余《登玄都閣》云“豪家舊宅無人住,空見朱門鎖牡丹”可證。
上一篇:崔國輔《長信草》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崔國輔《長樂少年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