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
手爇寒燈向影頻,回文機上暗生塵。
自家夫婿無消息,卻恨橋頭賣卜人。
“知君本是煙霞客,被薦因來城闕間”(張籍《送肩吾東歸》)。曾經登過進士第,后隱居洪州(今江西南昌市)西山的施肩吾,絕句清新宛轉,閨情之作,尤一往情深。古代婦女因丈夫求仕、出征或謀生,久出不歸,思親念遠,便成為常見的主題。題曰“望夫”,一起徑直描繪所望者形象。她孤寂無聊,度日如歲,一天的時間好像很長很長,終于又到了夜晚,便點燃(“爇”)起燈來。屋里有了光亮,照出自己的影子,她禁不住朝著它連連地望:是顧影自憐,愈感孤寂?還是幻想著丈夫突然出現在眼前?一個“寒”字,透出此刻的心曲。接著通過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勞作來回應上句的無聊意緒?;匚臋C,織回文錦之織機。晉代蘇蕙所作回文詩,用五色絲織成。事見《晉書·竇滔妻蘇氏傳》:“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機上生塵,停織已久,暗示音問渺茫,正有“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之感。
轉入三句直白道出如此孤寂無聊的原因:“自家夫婿無消息”。詩寫至此,“望夫”的題旨已經完成,如何收束,有多種寫法?;蛞跃敖Y情,“化景物為情思”,加強人的衷懷,如崔國輔《怨詞》于“織錦猶未成”下,結以“蛩聲入羅幕”;或續寫相思之苦,相憶之深,如白居易《閨婦》于“遼陽春盡無消息”下,結以“夜合花前日又西”;或因久望不至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于“早知潮有信”下,結以“嫁與弄潮兒”。而這里,作者卻別有說法:“卻恨橋頭賣卜人”!古代占卜,用龜甲稱卜,用蓍草稱筮,合稱卜筮。《詩·衛風·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原來,她曾經到橋頭作占過,“終日求人卜,回回道好音”(杜牧《寄遠人》)。她卜的結果似是說有“好音”,如今好音成空,不恨丈夫不歸,“卻恨橋頭賣卜人”!這樣,愈見對丈夫情深一往,于今尤烈。語特委婉,使人益增同情,溫柔敦厚之詩風于此可見,從而也收到了完美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施肩吾《江南怨》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