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鉉翁
曾向錢塘住,聞鵑憶蜀鄉。
不知今夕夢,到蜀到錢塘。
家鉉翁的這首五言絕句《寄江南故人》,不單單憑借外在景物的映襯,也不是把內心的家國之憂直接向讀者告白,而是在如訴家常的樸實述說中,讓人感受到詩人的一片真情。
家鉉翁是四川眉州人,長期在南宋朝廷做官,后隨吳堅使元被扣留,但他“義不二君”,拒不出仕,始終思念故國,這首詩是他羈留燕京時的作品。因為故都臨安和詩人的故鄉眉州都在遙遠的南方,所以詩題為《寄江南故人》,實際上它包含了思鄉與懷國兩層意思。
首句“曾向錢塘住”,以“錢塘”指代南宋都城臨安。家鉉翁在臨安參與國事,亡國時官至端明殿學士、簽署樞密院事,他與宋王朝關系密切,也曾有過遠大的抱負,盡管南宋王朝日趨沒落,臨安時期的政治生活卻是一生中一段難以忘懷的歲月。起句五個字,看似平淡無奇,卻寫得宛轉而有情致。第二句“聞鵑憶蜀鄉”,是說一聽到杜鵑鳥的聲聲啼叫,便思念起生育自己的故鄉四川來。那一股強烈的鄉情,被杜鵑“不如歸去”的叫聲撩撥起來,難以按捺下去?!奥匇N”而“思蜀鄉”,詩人情因景生,鄉情纏綿而真切。詩的前兩句,筆分兩處,“錢塘”、“蜀鄉”天各一方,表面看來互不相涉,實際上詩人卻以國憂鄉愁這條感情的紐帶緊緊地將它們綰結在一起,字里行間隱含著深沉的家國之痛。三、四兩句“不知今夕夢,到蜀到錢塘”,是說自己亡國之后羈留燕京,日日憂心如焚,焦思多夢,魂牽夢繞的都是故國山河。今天晚上一定還會有夢,但不知道是夢歸家鄉還是夢歸故都。詩人雖然是以揣測的口吻提出不能確定的疑慮,但是一種憂國思鄉的強烈的、執著的情緒卻躍然紙上,并且深深地觸動著讀者的心弦。
這首小詩出語平淡,如道家常,但卻平中有奇,淺中有深,足以令人咀味。前人說:“口頭語言,俱可入詩,用得合指,便成佳句。”(清·錢泳《履園譚詩》)《寄江南故人》便是一首“立辭淺顯”,“用意深切”的優秀作品。
上一篇:胡仲弓《觀中原指掌圖》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蕭立之《第四橋》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