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姜夔·江梅引》
姜夔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①,將詣淮南不得②,因夢思以述志。
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幾度小窗幽夢手同攜③。今夜夢中無覓處,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濕紅恨墨淺封題④。寶箏空,無雁飛。俊游巷陌⑤,算空有、古木斜暉。舊約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罷淮南春草賦⑥,又萋萋。漂零客,淚滿衣⑦。
【鑒賞】 詞序云“丙辰之冬”,即慶元二年 (1196)。本詞即是年冬作于無錫。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注》 的《行實考》 謂姜夔早年客游合肥,曾有眷戀歌女的情事。這在他的詩詞創作中是屢見不鮮的。如《鷓鴣天》: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這首戀情詞就是通過夢境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上闋寫久別相思入夢的情景,追憶當年攜手相偎的熱戀情態,與今日夢中不見而獨自徘徊的愁緒形成感情上的強烈反差。下闋寫戀人別后,杳無音信,而更覺“十年心事只凄涼” 了。“濕紅” 句是化用晏幾道《思遠人》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的詞意,其失望情緒,溢于言表。“歌罷” 兩句,用《楚辭》 淮南小山 《招隱士》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的詩句,表明時值季冬,春日將至,待到春草萋萋,賦歸猶恐了無日期。最后二句,總括全詞,好夢已醒,人卻不歸; 禁不住熱淚滿衣,這既怨恨相會之難,又自傷漂泊身世。正是“筆之所至,神韻俱到” (馮煦《蒿庵詞論》)。
上一篇:《盧祖皋·江城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過·沁園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