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立
聞道津亭傍勝區(qū),唱籌撾鼓捋髭須。
露筋祠畔千帆盡,稅到江頭鷗鷺無。
這是詩人寫給陳伯弢的一首小詩。陳伯弢即陳銳,湖南武陵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光緒中在世,光緒十九年(1893)舉人,官江蘇試用知縣。伯弢工詩詞,著有《抱碧齋集》傳世。榷舍,指征收專賣稅的機關(guān)。
第一句是說,聽說高郵縣緊靠著繁盛之區(qū)。津亭,指高郵縣,秦時在此置郵亭,且高郵在大運河之側(cè),靠高郵湖,故稱。
第二句是詩人的想象之詞:我可以想象到你一只手捋著胡子,一只手擂著小鼓,高唱著數(shù)碼收稅的神態(tài)。詩人在這里用玩笑的口吻,似乎很輕松,實際上在輕松的玩笑的背后,是隱藏著詩人內(nèi)心的沉重和憂慮的。
三、四句極寫清王朝的苛捐雜稅對經(jīng)濟(jì)民生的摧殘破壞。露筋祠在江蘇高郵縣南,又名露筋廟,俗稱仙女廟。一說有女子露處于野,義不寄宿田家,為蚊所噆,露筋而死,后人于其地立祠以祀(宋米芾《露筋祠廟碑》)。一說祠本祀五代時將路金,后訛為露筋。露筋祠在邵伯湖畔,運河之側(cè),往日帆檣云集,今日已不復(fù)見此種繁榮景象,故詩人有“稅到江頭鷗鷺無”這樣的結(jié)語。俗有“雁過剃毛”之說,形容稅的苛重,詩人此句有過之而無不及,稅到了江邊,連鷗鷺都不見了,也可能是鷗鷺亦憚稅的苛酷而不敢在此駐足,也可能是由于苛捐雜稅弄到這里草木不生,鷗鷺也無以存活而去。總之,這一句具有十分強烈的批判性。
這首小詩,在表現(xiàn)主題的過程中,多以形象說話,以鮮明的形象,雄辯地說明了苛稅的弊害和所造成的惡果,十分生動和富有說服力。
上一篇:黃遵憲《到香港》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丘逢甲《去歲初抵鮀》古詩賞析與原文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憮然(二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