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青梅立樹陰。
春天是一年最好的季節(jié),東風拂面,萬物復蘇,人的生理和心理在春天也發(fā)生種種微妙的變化。這首詩就以體察入微的筆觸刻畫了敏感的詩人在暮春時期的情態(tài)和感發(fā)。
第一句說草已經長得很高,把麻鞋都掩埋了,點明節(jié)令已屬“春晚”。草味略帶芳香,毛茸茸像絨毯一樣,人在這種沒腳深的草地里徜徉,是多么愜意呵。這句詩選詞造句自然平淡,卻洋溢著發(fā)自內心的喜悅之情。因而第二句就是一種由衷的贊嘆,這么明朗和美的天氣,彌漫著整個園林的是滋潤祥和,人的身心不由得沉醉了。“潤”字用得很好,它和下一句的“霏微小雨”互相照應,傳達出美妙的春天的感覺。是春天的小雨,而且已經停了,剛剛露出春陽,空氣自然是滋潤潤的。這一切都是多么迷人,讓我們體會到春天溫熙宜人的一面,既有別于仲春萬木競發(fā)、百花爭艷的蓬勃生氣,也不同于初春生命萌動、乍暖還寒的朦朧意態(tài)。這是暮春獨有的氣象,但詩人打破了傷春無奈的陳套,而寫出暮春最美好的一面。最后一句才點出了人,他正站在樹陰下悄悄地數青梅,不知一場春雨之后,梅子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是一位熱愛生活,善于領略自然之美的人,他靜靜地站在那兒,卻分明是全詩的凝聚點所在,因為他是自然的主人,他享受著生活,占有著春天。
古代寫暮春的詩,多“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凄楚之音,這首詩卻深刻地表現(xiàn)出暮春的美好,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上一篇:劉秉忠《溪上》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袁桷《晚訪仲章不遇》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