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詩則從牛女會罷作別時寫起。“鸞扇斜分鳳幄開”,大約是聚會的時間已過,侍從者鸞扇斜分、高搴鳳幄,讓織女與牛郎作別登車。“星橋橫過鵲飛回”,星橋是烏鵲在銀河上所搭之橋,當(dāng)織女的仙車橫過星橋,返回河?xùn)|時,烏鵲也隨即撤離天河,飛回了人間。牛女相會,一年僅只一次,卻又如此之短促。照說會使人為他們惋惜吧。然而三、四句非但不見惋惜,反是一種羨慕的口吻:“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無期別”指死別。牛女相會,一年僅有一夕,固然稀少短促。但若與人間死別相比,畢竟有本質(zhì)不同。人間死別,再無見期。想求如天上一年一度相逢是不可能得到的。“爭將……換得……”話語間有一種刻骨的辛酸。細(xì)細(xì)體會,當(dāng)是詩人妻子王氏去世已久,在漫無盡頭的思念中,逢七夕而生出這樣的悲感。
詩的前二句和后二句是通過詩人眼中所看、心中所想聯(lián)系起來的。在朦朧的夜色中詩人注視著天河,仿佛看到了鸞扇斜分,鳳幄高搴,以及織女度過星橋的情景。雖是鵲橋歸路,在詩人的想象中卻是這樣美好,可見羨慕之情。正是在這種帶有羨慕情緒的基礎(chǔ)上,進(jìn)一步引發(fā)出后面的心理活動。由看到想,一個鰥鰥不寐的詩人形象被表現(xiàn)得非常真切。
生離勝于死別,欲為牛女而不得,把希望的基點壓低,彌見沉痛。
上一篇:李商隱《灞岸》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崔國輔《渭水西別李侖》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