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別牽郎衣,郎今到何處?
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
《古別離》本是樂府雜曲歌辭。孟郊借用這個題目,寫出一位女子對于情郎的送別之語。
“欲別牽郎衣”,情郎就要上路,當此臨別之際,牽住他的衣服。這一動作,既見出女子的依依不舍,同時也是為了提起情郎的留心,女子便好鄭重地道出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
“郎今何處去?”到了臨別之際,豈有尚不知道情郎此行去向的道理?提起這一問,卻是故意表示自己對于其去處的擔心。孟郊寫詩頗用直筆,但直筆之中仍有曲折之致,此處便是。
“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漢代司馬相如游臨邛(今四川邛崍縣),時卓文君新寡,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便夜奔相如。臨邛,此借指男子尋求新歡之地。久離別,本來是熱戀中人莫大的痛苦,可是女子說不恨你歸來得遲,只要你別在外另尋新歡!此女子寧肯用所能忍受的莫大痛苦,來換取愛情應有之義的相互忠實,這便使這一愛情具有了幾分悲劇意味。此詩哀感動人的根源,正在于此。
朱慶余《送陳標》詩云:“滿酌勸僮仆,好隨郎馬蹄。春風慎行李,莫上白銅鞮。”與孟郊此詩意同。黃生《唐詩摘抄》比較二詩說:“但彼語婉(指朱詩),是絕句體。此語直(指孟詩),是樂府體。”是知味之言。孟郊古道熱腸,樂用古樂府體,這是因為古樂府體的特征為語直、意摯。
上一篇:司空曙《送鄭佶歸洛陽》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陳羽《梁城老人怨》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