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縣北,上有敬亭。作者獨自坐在敬亭山里,看眾鳥高飛盡了,孤云獨自悠閑地飄蕩去了。作者為什么欣賞鳥飛云去呢?這使人想到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云無心兮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也在欣賞云去鳥飛。陶淵明的欣賞云去鳥飛,跟他的出處有關。他出來做官,像云的無心出岫;他的辭官歸隱,像鳥的倦飛知還。他從中引起感觸,所以這樣寫,景中含情。李白是有用世心的,與陶淵明的處境不同,那他說“眾鳥高飛盡”,著一“高”字,不知是否像岑參《寄左省杜拾遺》“青云羨鳥飛”?看到眾鳥高飛盡了,是否有羨鳥的高飛,感嘆自己的失意。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感嘆自己像浮云的獨自飄流。那他從鳥和云里也會受到感觸。
下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詩人看到鳥的高飛,云的獨去,引起了身世的感觸,自然不厭看,看了還要看。詩人又產生奇特的設想,敬亭山也在看他,看到他在看眾鳥的高飛,看到他在看浮云的獨去。在敬亭山看來,他既不能像眾鳥的高飛,這天來了,不久就要離去,也像“孤云獨去閑”,所以也不厭地看他,形成“相看兩不厭”了。
這首詩既寫我在觀物,觸景生情;也在借山觀我,忽發奇想。從觀物里情寓物中,隱而不露;從觀我里,從我的不厭,猜想山的不厭,情思更為含蓄。這種含蓄的手法,可供體味。
上一篇:查慎行《早過淇縣》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查慎行《舟中即目》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