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曙
蒼蒼楚色水云間,一醉春風送爾還。
何處鄉心最堪羨,汝南初見洛陽山。
建中、興元(780—784)之間,司空曙因故貶為長林(今湖北荊門市西北)丞。這首詩大約即為此時所作。鄭佶由此經汝南至洛陽,路線也和實際相符。
詩的起句從楚鄉景物落筆,勾繪出云天水際楚山蒼蒼的遠闊之景,宛如一幅意境高遠而又富有靈幻之感的水墨畫。次句點明送歸季節和相送情態。在東風浩蕩、氣候和暢的春天,詩人喝酒送別,興致很好,全然沒有臨別傷懷的愁緒,而是一醉春風里,相送春風中,這在他的送別詩中是很少見到的爽朗情懷。三、四兩句雖寫到鄭佶還鄉而有羨美之意,但也沒有勾起鄉愁。這兩句從遙想著眼,說鄭佶此番歸去,行至汝南,漸近洛陽,便可望見家山,思鄉之心于此為歡,最堪羨慕。但寫詩宜曲不宜直,故詩人不如此直說,而是以“何處”二字構成設問語句,蕩起波瀾,復平鋪直敘為設問作答。在語言的曲折變化中,不僅宛而有致地寫出了鄭佶喜見家山的歡情、詩人相送的情意,而且增強了詩的韻味。就全詩而論,前三句都是從詩人的角度寫出,而最后一句則從鄭佶喜見家山落想,既為他的還歸而高興,也分享著他回到故鄉的歡樂。這樣寫就我中有客,客中有我,如連環圓轉,饒有情趣。
上一篇:柳淡《江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孟郊《古別離》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