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陸游
我生學語皆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
莫道終身作魚蠹,爾來書外有工夫。
在我國文學史上,以萬首詩傳世的唯有陸游一人而已。陸游創作如此豐富的詩作,不僅與他西行萬里路的生活實踐有關,更同他辛勤閱讀萬卷書密切相關。陸游一生酷愛讀書,終老彌篤,五十八歲時作《讀書》詩敘述了平生愛好讀書的情趣:“放翁白首歸剡曲,寂寞衡門書滿屋。藜羹麥飯冷不嘗,要足平生五車書……有時達旦不滅燈,急需打窗聞簌簌。倘年七十尚一紀,墜典斷編真可讀。客來不怕笑書癡,終勝牙籖新未觸。”讀書廢寢忘食可以想見。這首詩寫于八十二歲高齡,可見詩人讀書之志不減當年,可謂對自己讀書一生的總結。
詩題“解嘲”,是對別人的嘲笑進行辯解。陸游學語耽書、萬卷眼枯,到頭來壯志空負,才華徒存,晚年過了二十多年的罷斥閑居生活,自然遭到非議。這同揚雄“獨說十萬言”,“然位不過侍郎”而遭客嘲笑的境遇一樣。陸游一生的不幸難道是讀書太多的緣故嗎?“莫道終身作魚蠹,爾來書外見工夫”作了否定的回答。“魚蠹”是書中的蠹蟲,這里比喻以讀書為生。別人嘲笑“終身魚蠹”,而詩人卻不是終身書呆子,“莫道”兩字的否定,說明自己不是死讀書、讀書死,而是學有所用的,“爾來書外見工夫”作了深刻的辯解。爾來,從那讀書時以來。“書外”,指社會生活。工夫,指讀書的收獲。詩人讀書一生收獲非淺,他那愛國憂民的社會理想,抗金救國的政治主張,無不是從古賢書中吸取豐富的精神營養,是萬卷書給了他智慧、理想、志向和美德。從陸游的詩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尤其在他的晚年,讀書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漫長的山陰閑居,他以讀書,排遣憂愁,聊以自慰;他以讀書潔身自好,保持美德。同時,正是他酷愛讀書的性格,使晚年的創作力極為旺盛。這時期陸游寫了七千多首詩,反映農民生活和描寫農村風光的優秀詩篇也多半是這時寫成的。由此足以表明,陸游“書外工夫”之深了。
這兩句是陸游對自己一生讀書成就的高度概括,也是后世讀書人的座右銘。它以深刻的辯證思想,巨大的知識誘惑力,啟迪著人們認識讀書的價值,懂得人生的成功之路,要想“書外有工夫”,必須書內下功夫。
上一篇:《西閣·[宋]僧志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言志(節選)·[宋]文天祥》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