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敞
春草綿綿不可名,水邊原上亂抽莖。
似嫌車馬繁華處,才入城門便不生。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詩貴在形神兼備。這又是一首詠常見題材的詩,這類詩貴在推陳出新。當我們細讀此詩之后,會發現它在這兩方面都很出色。
春草是詩家的鐘情之物,誠如白居易詩云:“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賦得古原草送別》),春草到處綿延,用自己的萬千柔軀妝點著人間。此詩首二句也是寫同樣的意思。不知名的小草綿綿密密,不管是卑濕的水邊,還是高敞的原野,到處都長出了它們的嫩葉芳莖。一個“亂”字,形象地寫出了春草的繁茂之狀,也暗示了它是隨遇而安、不擇地點的。詩寫到這里,雖說也頗生動,但畢竟缺乏新意。于是詩人筆鋒一轉,奇思妙想頓時涌出:春草似乎是討厭車水馬龍的繁華之地,所以只長到城門口就止步不前了!本來,春草在人跡較少的城外更容易生長,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實。可是詩人卻故意把這種自然現象說成是春草主動的選擇。這樣,春草便具稟了人的情感,它甘于寂寞,討厭紅塵。不難理解,這正反映了詩人自身的人格和思想在春草身上的投射。前人詠春草,大多著眼于它的芊綿芳潔,有時也把它看作離愁的象征。而此詩把春草形容成高標絕俗的隱士,可謂發前人所未發。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們說此詩達到了形神兼備、推陳出新的境界。
上一篇:蘇舜欽《和淮上遇便風》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王安石《題西太一宮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